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评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鲍德里亚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也被认为是法国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创作力最为丰富的后现代理论家,是“现时代最重要和最具煽动性的作者”。他一生著述十分丰富,生前出版的50多部著作广泛涉及哲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符号学等学科领域,甚至还包括种族、恐怖主义、性别政治、文学理论以及摄影艺术等内容,是一位具有鲜明跨学科特征的理论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不仅使劳动和生产性质发生改变,更深深地影响着大众的日常消费领域。鲍德里亚从分析物品和消费入手,把符号学引入其研究领域,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了当代西方社会异化的种种新形式,开创出独树一帜的符号消费思想,将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考察和批判引领到新的境界。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一开始遵循着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尔后与之分离进入符号逻辑中,本文沿着这一线索,对他的符号消费思想进行梳理。除了前言和后记之外,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形成的背景。首先从鲍德里亚的生平、思想发展历程以及学术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其次分别叙述了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罗兰·巴特的大众文化解码思想、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揭示出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第二部分:阐述了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理论构成。依据鲍德里亚著作创作的顺序,探寻其符号消费思想的发展脉络。首先在系统研读其著作的基础上,阐述了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生成,即对他的“物-符号”、消费社会、符号逻辑等理论层层展开,从中理清其消费思想的初期脉络;其次考察了鲍德里亚在走向后马克思思潮之后,通过对西方社会消费文化层面的批判,揭露符号对消费社会的全面操纵,使主体性逐渐丧失,凸现出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批判性。第三部分:对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评析。首先比较了鲍德里亚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了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启示意义。其符号消费思想,对异化理论、马克思商品的“二重价值”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有所发展,拓展了马克思批判的新视野,为马克思理论补充了新的思想资源。最后考察了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局限性。由于符号学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全盘否定,他的符号消费思想逐渐走入“符号决定论”的理论困境,最终陷入“无根”的消费悲观主义,对符号消费的认识走向了极端。
其他文献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信息技术革命、产业转型升级、消费需求倒逼推动“新业态”产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经济领域都出现了人才供给不足的现象,暴露出我国工程教育与新业态发展有所脱节的短板。正值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探索转型之际,“新工科”应运而生,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建设思路,探索工程教育改革途径。因此,从新经济领域中的新业态维度出发,对新工科建设中工科专业改造
最短路径问题是GIS中空间分析的经典问题之一,在现代交通网络分析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带有路径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是面向复杂交通网络模型的一种新型的最短路径问题,具有良
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现代人对城市的园林景观环境的要求,就要不断推广绿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园林景观工程的效果,也使得
基布兹是以色列的一种建立在平等和公平基础上的独特社会组织,自产生以来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它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也有一些学者进行过
目的探讨穴位按揉及腹部按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脏内科18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A组:穴位按揉+腹部按摩组,65例;B组:腹部按摩组,62例;C组: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测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性同位素酶化学法测定 40例 CHF患者和 3 0例正常人的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结果 CHF患者血
随着政府大力发展地方基础设施、集群化产业园,很多农民需要集中搬迁至聚居点,这些聚居点,在解决住房问题之外,很多需要在设计中体现中华地方民居传统文化、发展不同区域地区
在一个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消防工程的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消防施工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整个建筑在发生火灾时无法有效保证人民生命
由于地下室得结构和用途决定了地下室防水的复杂性。其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主体使用寿命。必须对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严格监理,作好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是确保主体结构
期待是人们主观上的成功概率 ,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期性认知。期待具有神奇的心理效应 ,可以使被寄予期望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向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发展、变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