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以普罗科菲耶夫的生平、家庭背景及历史环境为基本点,从创作风格和音乐特点的角度出发,围绕第八钢琴奏鸣曲进行分析和研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r Prokofiev1891-1953)是20世纪前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其作品体裁涉及广泛,创作手法新颖独特,作品数量众多。而在钢琴作品中,九首奏鸣曲尤为突出。其中最著名的是《战争奏鸣曲》(第六、第七、第八奏鸣曲)。这三首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深刻的表演内涵。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且技术难度大,这无一不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演奏要求。在国际大型比赛中,普罗科菲耶夫的《战争奏鸣曲》也成为选手们演奏率较高的比赛曲目之一。由此可见,从事音乐研究和音乐表演者深入地去了解、研究、探索作品中的音乐理念和音乐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钢琴奏鸣曲无论是音乐风格,还是创作角度都很独特,它在《战争奏鸣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祖国。在晚期作品中,他用音乐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本文也力求从这一方面发现新的音乐理念:一是通过晚期作品发掘作曲家创作第八钢琴奏鸣曲的灵感来源;二是以家庭和历史背景为基础,理解和感受音乐中的深刻内涵。如果可以对这部作品做出较好的诠释与分析,就可以为其他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本论文为了进一步剖析这首作品,从创作背景,家庭变故以及作曲家同时期的作品风格等方面思考,用全新的角度了解作品的音乐价值。分析中包括曲式结构、和声走向、调性转移、音乐特点以及演奏技巧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广泛涉猎及研读现存的研究成果,包括国内外知名演奏家的演绎,从中汲取了作曲家本人的创作理念和音乐思想内涵,也不断地提炼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在四年学习演奏实践中的所学所得,努力找到新的研究方向来解读这首钢琴作品。在已知的研究书籍中,对本作品的分析篇幅有限。所以本论文力求从多个角度着手,为分析研究作品本身提供大量的背景素材。在第八奏鸣曲研究中,画出了各乐章的曲式图,并举出大量的谱例作为论证参考。从中也找到了他晚期作品音乐风格的共同点,同时在作曲家采用相同的旋律、不同的题材作品中,发现了更多的音乐理念和演奏诠释的方法。普罗科菲耶夫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命运多舛的。他在世界音乐史中是里程碑式的作曲家,因为他不仅开创了俄罗斯新古典主义时期,而且传承了音乐的质朴和真实的一面。他的创作不仅显示了自身非凡的音乐才华,而且引发了人们对音乐新的思考。虽然《第八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率不及第六和第七首,但是本人希望通过对《第八钢琴奏鸣曲》的深入研究、详细的分析,为他人在了解这首作品时提供些许资料,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演奏者来诠释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