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可重构计算的规模可伸缩性研究及实现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oyu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热点产业所带来的信息量逐渐增大,这些产业对数据的高性能处理越来越迫切。然而,受到半导体工艺的限制,处理器的性能已难以满足应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多核、众核等同构多核处理器,但是一旦同构多核处理器的计算性能达到一定极限后,则无法再随着内核数量的增加而提升。研究发现,CPU与FPGA的异构多核处理器能够满足大数据处理的计算效率,且功耗相对较低。然而尽管CPU-FPGA异构系统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具有良好的优势,但其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主要原因有,相比于通用计算机系统,FPGA的开发效率低,并且FPGA的计算模式的规模可伸缩性差。用户在使用FPGA开发时,受到器件物理资源的限制,如果FPGA开发者不提供源代码,已开发好的应用很难部署到不同的FPGA器件上,限制了成果的大规模传播和应用。本文基于动态部分可重构技术及虚拟存储池机制,实现了FPGA可重构计算的规模可伸缩性机制,主要实现包括:将FPGA资源划分成物理资源与逻辑资源,使得用户在进行FPGA应用开发时,不再受物理资源的限制,仅需满足逻辑资源大小。为保证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加速,采取分等级的固定页面划分机制,页面间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可组合调入。页面间实现了共享内存式和流水式两种通信方式。此外,为了推动FPGA大规模应用,改善其开发效率,本文提供了一套基于设计重用及解耦合思想的开发模式,鼓舞开发者分享FPGA应用成果,同时方便了用户进行应用开发,体验FPGA应用的性能加速。本文实现的FPGA可重构计算的规模可伸缩性架构在FPGA中支持SIMD/MIMD并行计算模式,并通过可重构计算单元的通信支持流水式计算模式,方便用户根据具体应用选择相应的计算模式,从而达到最大的计算效率。实验结果显示,相比较其它平台及传统FPGA应用,该架构在保持FPGA计算系统高性能、低功耗优势的同时,能有效地简化用户的编程模式,有利于推动FPGA成果的大规模传播和应用。
其他文献
甲午战争后,我国台湾被日本占领,沦为殖民地。1895年至1945年,在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政治上实行总督专制,辅以警察制度、保甲制度等高压控制,对台湾人民实行
超材料是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它具有一些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如负折射率、逆多普勒效应,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了人们的
探寻元素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效应管(MOSFETs)匹配的新型高介电常数(高k)栅介质材料是电子元器件微型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元素半导体MOSFETs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绝缘栅
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OTFT),属于场效应晶体管的一种。与传统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相比,拥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集成以及与柔性衬底兼容等优势,目
现今,稀土元素掺杂在微晶玻璃中的方法已经成为制备新型光学固体材料的一大研究趋势。我们所说的微晶玻璃同时拥有玻璃与晶体的优点,相对于晶体材料高昂的制备成本,微晶玻璃
超强超短脉冲经过非线性介质时呈现频谱展宽的过程被称为超连续光谱(Supercontinuum spectrum,SC)。该现象源于脉冲激光在非线性介质中的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受激拉曼散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通信网络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微环谐振器作为光纤通讯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理论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必要性。由于微环谐振器的尺寸小、结构简
间歇过程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受限于传感检测技术,关键变量难以实现在线检测,且间歇过程具有高度的非线性、非高斯性和时变性,导
<正>2018 ISSHP国际实践建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诊断和管理2018年5月,国际妊娠高血压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I
近些年来,随着通信产业领域的不断迅猛发展,现代通信系统逐渐朝着多服务和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因此,通信系统对小型化、多频带微波射频器件的需求是越来越强烈。滤波器和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