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分为西医综述和中医综述两个部分:西医综述从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术后相关并发症、术后康复手段的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中医综述从中医对肺癌术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认识,并从中医理论、临床实践等多方面阐述八段锦运动疗效机制与临床效果等,使八段锦功法可以巧妙运用到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以期达到施古法以治今病的目的,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临床研究部分,主要是对传统中医运动八段锦干预手段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观察。研究目的:观察传统中医运动八段锦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干预的疗效,观察患者肺功能、6MWD等多的改善情况,以及评价八段锦运动的安全性。研究对象:61例经手术病理学明确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试验设计:本试验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使用CHISS软件得到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的61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运动组与对照组,并作登记。治疗组31人,对照组30人,治疗前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诊断、既往病史、生命体征、体格检查等一般情况,记录6分钟步行距离、FVC、FEV1、FEV1/FVC、FACT-L4.0量表、疲乏程度(BFI评分)、呼吸困难(VAS评分)、疼痛(NRS评分)等情况。运动组患者接受传统中医气功八段锦锻炼的团体运动和个人运动,要求治疗组患者在入组第一个星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中医气功八段锦运动,3次/周,每次1小时,之后跟随所发放八段锦视频进行自我练习,5天/周,2次/每天,每次30min,前后适当加入个人运动(以热身或放松为目的的有氧运动为主),形式自由,每次不超过15分钟。要求开展每项运动时,在保证运动时间的同时能达到相应的自觉用力程度或相应心率;对照组患者则不给予康复相关干预。3个月后再次检测治疗前所测各项以进行疗后评价,并且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查以评价干预手段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入组患者61例,脱落1例,余下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均>80,同时性别、年龄、ECOG、KPS评分、肺癌分期、6分钟步行距离、FVC、FEV1、FEV1/FVC、FACT-L4.0量表、疲乏程度(BFI评分)、呼吸困难(VAS评分)、疼痛(NRS评分)、临床症状情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经过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患者的肺功能2项指标FEV1、FVC、以及6 min步行距离、FACT-L4.0量表中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疲乏量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同时亦未见干预手段产生相关副反应。结论:1.维持3个月的八段锦训练改善患者气道阻塞程度,使肺功能得到一定改善;2.3个月的八段锦运动可使得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一定改善,运动耐量得到提高;3.运动组经过治疗后其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均见明显改善,认为八段锦有助于患者身、心状态的改善,但FACT-L4.0量表中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情况等两组治疗后无差别,不认为所给予治疗手段对其有改善作用;4.两组治疗后疲乏程度见差异,运动组患者疲乏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但八段锦锻炼没有显示对疼痛及呼吸困难症状的控制作用;5.治疗组干预手段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