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匈奴由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到迁徙内地与汉人杂居,再到重新建立匈奴国家,中间经历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在汉族国家体制的影响下,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有自己独特的道路。论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匈奴由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到迁徙内地与汉人杂居,再到重新建立匈奴国家,中间经历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在汉族国家体制的影响下,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有自己独特的道路。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将匈奴历史分为前国家时期、秦汉、魏晋、汉赵四个阶段,依次对匈奴国家形成及原因、血缘向地缘的转变、国家结构的演变、国家政治特征的演变进行了探讨,从而试图勾勒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轨迹。在匈奴国家形成之前,经历了部落联盟和部落联盟共主制两个阶段。论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考察了匈奴国家形成的动因,并且将其与学术界提出的有关国家形成动因进行比较。从秦汉时期匈奴帝国建立,到十六国时期汉赵国家灭亡,部落一直是匈奴的基本社会组织。不过,这中间并非一成不变。论文探讨了匈奴社会组织中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向地缘的转化的过程,以及部落维持的原因。通过这方面的考察,可以将匈奴国家纳入早期国家的范畴。国家结构的演变是国家形态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秦汉时期,匈奴的国家结构带有浓厚的游牧少数民族色彩,南匈奴内附后,开始受到汉族国家的影响,在其强制的改造和示范作用下,匈奴国家结构一步步向着成熟国家结构演变。国家政治特征是国家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匈奴的国家政治特征带有原始性,汉赵国家时,很大程度上已经汉化了。论文从意识形态、职官系统、税收和贸易、军事制度、法律等方面,探讨这一变化过程。本文通过考察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轨迹,揭示出匈奴国家形态演变的独特规律,并且对其在中国古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进行定位。同时,也可以为早期国家理论的修补和完善提供一个视角。
其他文献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也占有一定无可取代的社会地位。在社会经济的日益广泛使用的会计电算化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从数量分析方法中的多解现象展开研究,分析了多解存在的原因:结论的语境、随机成分和错误的模型,并针对数量分析方法误用展开进一步讨论:(1)建模过程的要点;(2)理论与逻辑在
利用1991—200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计量方法对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金融规模在
学术界关于成本费用粘性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费用粘性的分析,研究对象多以制造业为主,缺少特定细分行业的相关研究。选择当前受关注度较高的新能源行业为研究对象,以2007
从分类建设农村信息化的角度,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总结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特征的
PPM1A,又称PP2Cα,即镁离子依赖的蛋白磷酸酶1A,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家族一员,该家族被认为是真核细胞压力应答通路中必需的负向调控因子。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PPM1A
目的研究久效磷对小鼠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昆明孕鼠随机分为低(0.05mg/kg)、中(0.10mg/kg)、高(0.20mg/kg)剂量久效磷染毒组和对照组(蒸馏水),每组15只
为了使机器人适应更广泛、更复杂的任务需求,实现人与机器人的协作与共融,精确并实时地计算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相对距离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协作环境下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历了三十年,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如今信息传播的快慢已成为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准。信息技术在为我们带来便捷
近年来,幼儿在幼儿园发生伤害事故已经成为困扰教师、家长和幼儿园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地处置以使各方都能够接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