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态度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各个国家都将科学态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学校科学课程发展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成为了许多教师的共识。在科学教育课堂中,愉悦的科学学习经历和体验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对于科学课程厌恶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也将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学校不应只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科学以及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所以,研究培养科学态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实证研究理念的框架之下,主要围绕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证检验所构成的教学模式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本研究是在科学态度及物理学史关相关研究基础之上,首先,对科学态度的内涵、科学态度的特点、科学态度的构成、科学态度的形成及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可行性进行了理性审视,明确了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教育重演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布鲁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教学模式。最后,在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建成后,为检验教学模式是否可行,有效,进而采取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实验研究,采用SPSS对实验后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实验数据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效果的教学建议。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及SPSS量化方法,对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理论与实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实践表明:基于物理学史的科学态度培养是可行的,有效的。学生的科学态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主要表现为:1.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有一定的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及科学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2.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情感,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物理的过程中具有浓厚的兴趣、信心及成就感。3.学生对科学的行为倾向更积极,在学习和研究物理的过程中积极实践、积极用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