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有关“推进健康中国”的举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影响医药行业命脉的政策,以激励企业研发创新药品,从而推进医药行业标准化建设。此外,中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前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包括政府政策促进和企业自主创新两种模式,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逐年提高。医药行业的创新驱动力极为强劲,企业的研发支出及研发实力均处在各行业前列,在我国发展创新驱动的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有关“推进健康中国”的举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影响医药行业命脉的政策,以激励企业研发创新药品,从而推进医药行业标准化建设。此外,中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前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包括政府政策促进和企业自主创新两种模式,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逐年提高。医药行业的创新驱动力极为强劲,企业的研发支出及研发实力均处在各行业前列,在我国发展创新驱动的战略中地位显著。在这个过程中,医药上市公司逐渐意识到研发活动具有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作用,并将其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病毒疫情下备受关注的中医药业,中医药上市公司对研发活动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在努力提升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及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市场背景下,对公司研发活动的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研发支出信息披露,有利于相关人员了解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及投入情况,从而有效评估企业未来发展潜力与经营能力,以进一步判断公司价值。以往几乎无中医药业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医药业研发支出信息披露水平,本文选取证监会行业分类下中医药业在A股上市的71家上市公司2014年至2018年年度报告为样本,以我国证监会、财政部、上交所、深交所四部门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为标准,详细统计了中医药业上市公司在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告中有关研发投入各项信息的披露情况,从而评价中医药业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现状。同时结合云南白药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基于此对完善中医药业研发支出信息披露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改善中医药业研发支出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规范现状,推动中药业建立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本文从小处着手,分析中医药业研发支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中医药业通过单列研发支出来披露相关信息,披露的现状仍存在不充分、研发计划披露偏低、数据变动披露欠缺等问题。通过以云南白药为个例,并将其与行业影响力排名前十位企业进行对比,结合中医药业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现状评价,深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完善我国中医药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信息披露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信息披露标准;聚焦披露质量,加强研发支出披露执行力;强化披露意识,提高企业人员专业素质。
其他文献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建设,从最初的老八股发展到2019年3700多家上市公司,沪深两市股票市值也在2019年末达到了64万亿元。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信息桥梁,应运而生,他们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对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给出评级建议。分析师评级报告不仅提供给机构投资者,也会向中小投资者公布,因此成为投资者重要的投资决策信息来源。证券分析师近年来快速发展增长为市场提供了
高校体育场地以往是开展校内体育课程的地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场地也逐渐成为了承办校内外体育竞赛和大型活动的热门地点。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对体育场地的管理难度陡然上升。这种难度主要体现在场地咨询与租借申请的业务量增多,同时租借场地所举办的活动的多样性让管理人员难以进行审批。本文在当前国内高校体育场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场地申请审批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工作流的高校体育场地云信息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对外贸易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进出口贸易的相关业务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也呈现出逐渐繁荣的景象。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货运代理行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行业发展的瓶颈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货运代理企业面临着低价竞争、业务量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经营风险加剧等问题。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货运代理市
为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包括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减免小微普惠性税收、降低社保费率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减税降费也是中央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审计署同步开展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旨在及时反映和揭示已出台的减税降费相关政策措施在各地区的落地情况以及执行中存在的新问题,促进积极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涌现了大量问题和风险,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银行业的信贷业务是政府审计监管的重要方面,在当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审计也应转变审计思路,完善审计体系,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审计监督、检查、评价和改进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做到进一步从严规范和科学治理。本文首先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不确定因素,无论是管理、经营环节,还是财务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实际经营状况偏离预期目标等现象,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因此,为了稳健经营、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必须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监测能力和水平。本文以W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构建一套可供实际使用的财务风险监测体系,进而对其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及时的监控与评价。本文首先分析了W银行的盈利现状,流动性现状,资产
企业的研发活动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重要的决策,研发支出是企业创新的起点。关于研发支出的经济后果,大部分学者认为研发支出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和价值,并且与股票价值正相关。但研发活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尤其是探索型研发活动失败的风险很高,因此企业的研发支出强度越大,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也会越高。目前我国上市企业对研发活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一方面加剧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给了管理层利用研发活动自
自1978年新政推行后,我国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改革历程。这期间,中小企业纷纷诞生,频繁活跃在国民经济的大舞台上。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面临企业自身、宏观政策、金融领域、融资瓶颈等长期掣肘企业发展的因素。依托这一背景,供应链金融得以问世。它的产生令各中小企业迎来融资机遇,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融资瓶颈问题。另外,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彼此不了解对方资讯的僵局被打破,数据资源配置更加制衡。金融机构的营收渠道
公共交通出行既是人民群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也是社会经济良好有序运行基本条件保障,一直都是备受政府、群众瞩目的民生大事。审计署“十三五”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审计更加关注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着力保障民生、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公共交通企业作为公共服务型企业,兼具公益性与商业性并以公益性为重,因而公共交通企业绩效审计评价关注重点与一般性企业绩效审计评价关注重点有所区别。伴随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群众对公
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家正在积极打造驱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科技创新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践行者,其通过从事科技研发创新活动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然而,由于科技研发的长期性、持续性,其资金耗费大、调整成本高和产出不确定的特点使得我国企业在进行科技研发创新活动时不仅在技术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