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毫无疑问,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英语阅读仍旧是他们的难点。因此,全世界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中学生英语阅读的提高上。语言输入理论为听力教学带来了启示。克拉申指出,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必须是学习者能够理解的输入,即可理解性输入。他还进一步指出,学习者的输入模式应为“i+1”,其中“i”为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1”为学习者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帮助下所能掌握的内容,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习得才能够发生和进行。根据克拉申的这一理论,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英语阅读中充当了“1”,这样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同化和顺应,把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同化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新的知识体系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噶生变化时,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语言工作者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我国。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做中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002年由教育部颁发的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倡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作者试图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其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从而提高其阅读水平。本文以输入假设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旨在通过教学实验的形式找出影响大连农村中学后进生英语阅读能力低下的因素。本次实验在作者任教将近两年的普兰店市第十三中学展开。作者选取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每个班级中有57名学生,其中包含阅读学差生30名。并通过调查问卷和前后测和访谈等形式找到提高农村中学后进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数据分析表明:任务型教学应用于初中学困生的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其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