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禽粪污厌氧发酵沼液具有量大、污染物与营养物并存的特点。沼液的不合理处理与处置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空气污染等。因此,针对我国畜禽粪污沼液处理与利用的现状及其高值化利用的技术需求,本研究以猪粪沼液为对象,开展磁混凝-陶瓷膜-纳滤膜组合工艺处理猪粪沼液研究,以期为沼液高值化利用和水回用提供新途径。优化了磁混凝处理猪粪沼液的工艺操作参数,并揭示了磁混凝机制。优化的工艺操作参数PAC投加量为5g·L-1,PAM投加量为120mg·L-1,磁种为3g·L-1,搅拌转速为250 rpm,经磁混凝处理后的猪粪沼液中浊度、COD、TP、PO43--P与氨氮的浓度分别为 610 NTU、6050 mg L-1、26.28 mg L-1、14.52mg.L-1 与 2382mg·L-1,去除率分别达到 83.78%、57.59%、86.59%、74.79%与31.59%,有效缩短了沉降时间和降低了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与常规混凝相比,磁混凝提高了絮体比重,缩短了固液分离时间,进而提升了沉降性能和混凝效果。磁混凝-陶瓷膜-纳滤膜组合工艺能实现猪粪沼液的氮磷营养物的浓缩富集和水回用。组合工艺处理猪粪沼液结果表明,纳滤膜产水的浊度、COD、TP、PO43--P 与氨氮浓度分别为 0.2NTU、351±22.59mg.L-1、0.1±0.02 mg.L-1、0.07±0.01 mg L-1 与 63 1±108.53 mg.L-1,去除率分别达到 99.99%、97.53%、99.94%、99.87%与81.85%,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水在某些领域的回用。浓缩倍数为3的条件下,浓缩液COD、氨氮、TP与PO43--P的含量分别达到 4190 mg.L-1、1794mg·L-1、9.3mg·L-1 与 5.5 mg·L-1。双膜系统运行过程中,浓差极化是导致膜通量快速衰减的主要因素。管式陶瓷膜污染以有机物为主,主要由浓差极化现象导致;膜污染物在管内分布不均,污染物主要集中于管的入口处,沉积物主要以类酪氨酸与类色氨酸的蛋白为主。聚合氯化铝(PAC)在线混凝能够提高陶瓷膜的初始通量并抑制膜通量衰减,这是由于较大粒度的絮体与污染物对膜面产生了竞争吸附作用,在膜面形成了较为疏松的膜污染层,有效避免了致密凝胶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