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0276026对有机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OLED的发展、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还有如何选择各种材料,包括:阴极材料、阳极材料、电子和空穴传输材料及发光材料。实验中,我们合成并提纯了Alq;并以其作发光层,制备了两种结构不同的器件:ITO/TPD:PVK/LiBq/Alq/Al和ITO/Ag/ITO/TPD:PVK/Alq/Al。通过测试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及亮度-电压特性,表明用于绿色发光器件中的LiBq和多层阳极(ITO/Ag/ITO)有助于提高其发光亮度。 最后我们对器件的衰减进行了研究,认为造成器件衰减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水分、氧气和器件工作时释放的焦耳热量,它们能造成器件中黑斑和气泡的形成,致使器件最终的毁坏。
其他文献
单层硒化锗是具有类黑磷结构的二维单原子层薄膜,实验上已通过机械剥离和激光减薄技术相结合制备成功。因单层硒化锗为直接带隙半导体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在光电子、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理论研究表明,单层硒化锗是有毒气体分子(NH3、SO2和NO2等)良好的检测和催化剂。该些有毒气体分子吸附在单层硒化锗上改变了其电子结构和光电性质。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单层硒化锗中的点缺陷,包括空位、反位和磷原
学位
在磁性超薄膜的研究中,Fe膜随着其晶格常数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丰富的磁相。这使得Fe/Cu(∞1)磁性与结构的研究成为了低维磁学研究中最活跃的课题之一。 本论文中利用磁光克尔
本论文讨论了两个自旋为1/2粒子的耦合系统在外磁场下,纠缠度随时间的演化情况.主要方法是通过构造U(t)算子先求解H=JS·S-rB(t)·S-gB(t)·J的本征值及其本征态,并将含时哈
为了将不同的致密星区分开来,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物质状态方程的不同可能导致这些致密天体质量-半径关系的差异。本文在介绍混合星的研究背景及可能涉及的天体物理问题的
  本文以低温下直接在玻璃衬底上大面积制备μc-Si薄膜为研究目标,发展了已开发的装置简单、能够产生大面积、高均匀度和高电子密度等离子体的电感耦合射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
利用四波混频过程产生连续变量纠缠是量子光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它被广泛应用于量子信息、量子网络等领域。本文考虑一个置于双模腔中的二能级四波混频系统,从系统主方程出发,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