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对产业集聚问题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发现很多大学都对产业的集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济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同济大学周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聚集了诸多设计公司和相关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产业集聚问题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发现很多大学都对产业的集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济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同济大学周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聚集了诸多设计公司和相关企业,形成了独特的"同济现象".本文通过对"同济现象"的现状、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大学与周边产业形成发展之间的关系.而通过与国内外类似案例的对比,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大学周边区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针对90年代后半期以来国内各城市兴起的"大学科技园热",希望通过对"同济现象"的研究,为大学科技园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论文共分9章.在引言后的第2章提供一些背景情况,简要概述了大学职能的演化和大学产业的发展历程.第3章和第4章给出调查所得的一些数据,对"同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析,讨论了产生和形成同济现象的主要因素.第5章是国内外其他一些大学周边产业集聚的实例,并分析了它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第6章综合了前面的分析研究,依据同济及其他地方的经验,讨论了在大学周边形成产业集聚并且能健康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第7章是对当前国内"大学科技园热"的一些思考.第8章探讨了同济现象的发展前景以及可能会影响同济现象发展的一些问题.最后一章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其他文献
由于行政干预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城市设计控制项目结果的能力受到挑战和质疑,本文以此问题出发,着力研究和证实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操作手段的重要作用,以重树对城市设计地位的信
本文首先分析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本课题研究涉及的广州市的地域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并且阐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内容、框架.接着,论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广州市居
城市滨水区(Urban Waterfront)是目前国内外现代城市设计研究实践中的热门.滨水区是城市中有着巨大潜力的空间领域,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被许多国家和地区作
本文通过对东南亚地区建筑的研究,探索了中国建筑文化对南洋的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借助于实地考察的建筑一手资料,结合文献梳理、档案收集与口头采访,并结合当地的建筑文化和风土
衙署是中国古代社会时期官员行使职权的重要场所,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礼制制度的体现。衙署一般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历代的衙署设置由于
建筑边界是建筑与环境的中介体,边界在满足内部功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其所处的成是环境做出贡献,并且赋予环境以特定的意义和氛围.重视边界,从边界构成开始设计,是一种面向
近代老大楼作为上海都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上海近代历史街区的主要面貌,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见证.这些上海近代老大楼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照不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提高到51.5%。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速时期[1]。面对城镇化水平迅猛发展,小城镇发展将成为未来我国碳排放和
生态设计以现代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和依据,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以及保持和维护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生态设计是对城
中共中央对“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健全区域互动机制、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以大城市为龙头,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