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红藤、泽兰三种中药免疫抑制机理的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水红花子、红藤和泽兰三种中药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它们在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中的免疫抑制效应,为临床开发新型免疫抑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1)用水红花子、红藤和泽兰三种中药的水煎剂分别灌服正常昆明种小鼠,检测它们对小鼠脾脏结构、单核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及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2)用水红花子、红藤和泽兰三种中药及三种中药按不同比例混合的水煎剂分别灌服异基因皮肤移植后的小鼠,检测它们对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后皮片的排斥时间、郎罕氏细胞数目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1)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均可抑制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分别由正常小鼠的5.10±0.56,降为水红花子的4.13±0.42、红藤的4.27±0.17和泽兰的4.13±0.42,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均可抑制正常小鼠由ConA刺激引起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由正常小鼠的0.39±0.01,降为水红花子的0.29±0.01、红藤的0.30±0.01和泽兰的0.30±0.01,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均可抑制正常小鼠由LPS刺激引起的B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由正常小鼠的0.21±0.01,降为水红花子的0.14±0.01、红藤的0.15±0.01和泽兰的0.16±0.01,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均可抑制正常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目的百分率,分别由正常小鼠的0.41±0.04,降为水红花子的0.35±0.04、红藤的0.36±0.06和泽兰的0.36±0.05,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均可抑制正常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分泌抗体IgM的量,分别由正常小鼠的0.31±0.01,降为水红花子的0.28±0.01、红藤的0.28±0.01和泽兰的0.26±0.01,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均可减少迟发型变态反应小鼠的双耳重量差,分别由正常小鼠的0.05±0.01,降为水红花子的0.01±0.01、红藤的0.01±0.01和泽兰的0.02±0.01,除泽兰达到显著差异外,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对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的影响:均可延长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后皮片的存活时间,由对照组的9.17±1.17天,延长到水红花子的15.50±1.87天、红藤的14.17±1.72天、泽兰的12.17±1.47天、合水红花子的18.67±1.75天、合红藤的17.50±1.87天、合泽兰的16.17±1.47天和合剂的20.50±1.87天,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均可抑制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后皮片的朗罕氏细胞数目,由对照组的907.83±7.20个,减少到水红花子的724.33±7.69个、红藤的782.33±8.29个、泽兰的816.67±9.45个、合水红花子的547.17±15.55个、合红藤的615.17±6.08个、合泽兰的668.33±12.03个和合剂的459.33±10.93个,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合剂的效果最为显著。 结论:水红花子、红藤和泽兰可抑制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正常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抑制迟发型变态中小鼠的耳肿胀度;同时可显著延长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后皮片的存活天数,明显减少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后皮片中的朗罕氏细胞数。以上表明水红花子、红藤和泽兰有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多途径和多环节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为了了解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不同炼硫区两种典型植物棱角山矾(Symplocos tetragonaChen et Y.F.Wu)和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 H.J.P.Winkl.)对硫、铁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本
以不同生长年限杜仲苗木(1a、2a、3a)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模拟干旱环境下,研究了不同年限杜仲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特性、生长特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有效成分等的变化,旨在揭示不同年限杜仲的抗旱生理机制的差异,并综合评价了不同年限杜仲的抗旱性强弱以及有效成分的变化,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限杜仲的耗水特性不同,3a杜仲的月耗水变化在中度亏缺和重度亏缺下呈双峰型曲线,2a杜仲的耗水高峰
通过文献资料整理、野外调查与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龙胜各族自治县药用植物资源特点、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民族医药文化等进行分析,探讨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人参皂苷Rh2系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但对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调控机制,特别是非器官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还不甚清楚。本研究以HL-60细胞系为模型,选择能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最适剂量25μmol/L G-Rh2(IC_(50))作用HL-60细胞48 h,运用基因芯片和蛋白质组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转录本组和蛋白质组水平全面研究G-Rh2抗肿瘤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分子调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