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为样本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chen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对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已成为影响国家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如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确已成为了各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更为我们当前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提供了线索、指明了方向。基于此,论文以“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为研究对象,试图回答以下两个主要问题:社会治理共同体所意指的治理样态为何?当前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点和路向为何?论文通过文献梳理分析、理论演绎和交叉研究等方法,沿着“理论-现实-实践”的基本逻辑线索,采用“理论架构-现实关照-路径设计”的研究框架。从整体来看,论文以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分析为立足点,进而对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境遇、实践路向等进行系统铺陈。具体而言,文章主要含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首先着眼于研究背景、意义和进度等,对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进行了整体把握,并逐步明确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等。第二部分为相关基础理论。第一,明晰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和社会治理共同体等基本概念,并着重阐明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四个基本内涵。文章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种以多元治理主体为基础的复合型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的有机统一;并指明其具有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等四个基本内涵。第二,研究了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支持理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治理文化、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治理思想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文章指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及其构建具有丰富的理论依据。第三,论述了当前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文章提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适应国内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共同需求,是推进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是承续我国社会治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创新实践。第三部分为现实考量。本部分旨在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现实境遇,进而明确今后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切入点和着眼点。文章通过结合2020年公布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指明目前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已然呈现出了治理资源不断丰富、核心理念不断凸显、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和治理方式不断升级等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仍面临价值观念多样并存、利益诉求多元化、主体力量参与不足和治理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第四部分为路径思考。本部分旨在探明社会会理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进路,通过梳理整合前面的研究等,回答当下如何切实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文章指出我们要从注重治理“凝心”建设、聚焦公共治理愿景、促进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和健全相关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以真正助力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实现价值共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实践同行。
其他文献
议程设置理论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理论,显著而深刻地影响了传播学的研究路径。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众多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通过议程设置进行舆论引导成为所有媒体思考的问题。《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暴发至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的这段时间内,持续发布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大量报道,主动进行议程设置。作为在我国有着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又称为“中招考试”,它不只是给孩子的初中画一个句号,还决定孩子下一步的学业去向,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对人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复习成效备受教师、学生及家长关注。复习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也是整合学科知识的关键环节。而当前的中考复习有以下常见缺漏:1.侧重解题训练,忽视能力培养;2.复习方式单一、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3.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因此,本文
中美贸易摩擦相关议题,在过去两年一直都是热门话题。华为公司及其相关事件更是中美贸易争端中的重要部分。在此背景下,英美两国主流媒体对华为及其相关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根据议程设置理论来看,媒介议程将对公众议程产生影响,媒介议程更是议程设置效果得以实现的根本。因此考察英美两国对华为及其相关事件的媒介议程特点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为研究理论支撑,利用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话语分析等方法,对
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并且新一代人工智能不仅成为了现今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还成为了社会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新动力。因此无论是学者、专家还是公众都应该对人工智能有更全面和更科学的认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之一。研究媒体关于人工智能的报道的特点和内容呈现,分析关于人工智能的报道的话语特征,可
研究表明,元认识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认知水平有重要的计划、调节和监控的作用。物理学科由于固有的学科属性,在发展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等方面,需要元认知知识在思维加工、自我反思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所以为落实高中物理教育的核心素养目标,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发展高中生的元认知能力势在必行。本文总共5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简单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并基于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梳理了研究思路,
2017版物理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教育目标从原来的“三维目标”转化为“核心素养”,这一变化是结合了国外成功的教育改革经验,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旨在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人。物理概念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的过程。本文采用了文献调研、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的研究方法,为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实践方案。本文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
21世纪以来,科技发展带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生产从人工劳作转向机械化作业,智能机器取代了许多工作岗位却无法像人类一样具有自主和创新意识,国家建设仍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去承担。2002年美国率先提出了“4C能力”,明确了未来人才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各国纷纷响应,积极探寻培养“4C人才”的有效途径。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了《教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的生产和生活,在生态时代的背景下,人们以人为本位的传统意识逐渐转变为以社会为本位的观念,与此同时,法律制度上相应地创立了“绿色原则”,迈出了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步伐。即《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该原则的提出是新时代转型发展时期的重大进步,有助于中国特色
胡小石,名光炜,字小石,号夏庐,晚年号沙公,子夏等。是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李瑞清的学生,也是近代书法高等教育的先驱者,一生扎根传统,不论是对古文字方面的研究,还是对朴学的研究以又或者其治学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他主张以传统学术为本,略参西学,培养了无数教育学者,其书法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全文除前言及结语,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文章第二章对胡小石的学书经历及《书艺略论》进行梳理与研究,提供一
社区保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提升居民满意度具有现实意义,是提高基层政府管理效能和改进基层组织工作的补充方式,也是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社区居住环境、医疗保健和护理服务等社区保障需求愈发凸显,同时,研究拆迁安置居民这类弱势群体的社区保障问题,有助于丰富社区保障内涵,优化基层社区治理内容,推动多元化保障体系建设。我国与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