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制造业国际转移发展迅速,向我国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规律和影响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层次和水平,是现阶段我国承接制造业国际转移的重要目的。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就制造业国际转移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概括了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制造业国际转移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然后本文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四种效应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即资本形成效应、结构倾斜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出口效应,并得到了以下结论:
从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资本形成效应来看:在改革开放至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制造业国际转移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资本数量为主;其后开始由资本形成数量向资本形成质量转变。
从制造业国际转移的结构倾斜效应来看:制造业国际转移在我国投入的倾斜,加大了我国制造业高级化的过程,但也助长了我国消费品工业的过度扩张;在产出上的倾斜,有助于我国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升级。
从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产业关联效应来看:1999年,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关联效应为正,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变化趋势来看,制造业国际转移对我国制造业相关行业的关联效应有下降的趋势,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变弱。
从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出口效应来看:制造业国际转移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升级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外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分别由1992年的9%上升至2006年的44.4%,由1996年的5.7%上升至2006年的27.1%。
通过对这四种效应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制造业国际转移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利弊同时存在,因此积极引导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资金流向、制定合理的产业倾斜政策、提高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产业关联度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