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道德相重合的新闻规范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法和新闻道德作为调整新闻传播活动的两种主要新闻规范,前者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一种“硬规范”,后者依靠人们的观念,社会的舆论和善良风俗来维持,是一种“软约束”。翻阅世界各国的成文新闻规范,包括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的,会发现两者有诸多重合之处。但至今没有人去梳理这些重合的规范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本文在翻阅大量的新闻法和新闻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提炼出八条既是法律又是道德的新闻规范:坚持新闻真实,保护个人人格权,尊重著作权,保护消息来源,不传播不当内容,不干预司法,不能接受任何企图影响新闻报道的报酬、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新闻信息,并结合各国具体的条文规范,加以展开说明。接着分析了为什么会存在这种重合的规范?对这些规范的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保障意义何在?最后,联系我国新闻法和新闻道德关于这八个规范的规定情况,结合我国新闻界大量“新闻失范”现象存在的现实,提出完善我国新闻法和新闻道德建设的两条建议:出台专门的新闻法,在规定新闻自由的同时,贯穿这八条规范,从而限制滥用自由的情形;制定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道德规范,让目前的“纸上之规”,变成具有道德约束力的“心中之规”。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媒介市场都市类报纸的勃兴和专业性财经报刊的崛起,各种媒体在经济报道领域的竞争空前激烈,在各种力量的挤压下,党报的经济报道空间日益退缩,陷入前所
我国电视对象性节目的蓬勃兴起,不仅与电视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也与整个社会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不可分割。一方面,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各个阶层群体都有不同的需求,对象性节目应运而
期刊
香港是中国现代新闻业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媒介批评的发源地。它的媒介批评活动是相当发达的,构成了香港百年风云变幻。研究中国媒介批评史,绕不开香港这座新闻风云之城,这
期刊
萨空了,文化名人,著名少数民族报人和新闻学者,蒙古族,1907年3月26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88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萨空了是20世纪中国文化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物之一。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