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环论的旱期历史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抽象代数是数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群、环、域、模、格等数学结构。环论是抽象代数中较为深刻的一部分,按照乘法是否满足交换律,环可以划分为交换环和非交换环两大类。交换环论和非交换环论虽皆源于19世纪早期,但其起源和发展路径并不相同。交换环理论起源于代数数论、代数几何和不变量理论,其中代数数论这一起源最为重要,反过来,亦主要应用于这些领域。交换环论经由高斯、戴德金、克罗内克、希尔伯特、弗兰克尔、爱米?诺特等数学家的共同努力,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成熟,并渐生诸多应用。
  本文在大量掌握19、20世纪的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分析法剖析交换环论从19世纪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起源、发展、完善和传播的具体科学实践过程和理论背景,总结其发展脉络和演化规律;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交换环论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其中关键人物对交换环的概念和理论的不同研究方法和结果;综合运用史料的实证方法和编年史方法,理清交换环论的整体历史面貌,并给出合乎史实的恰当评价。最终形成以交换环论的发展演化为经,以交换环论和其他数学分支的关系,以及诸学者间的思想传承为纬的全景图,这对于理解和认识交换环论及其环论和相关学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和结论为:
  (1)从经典数论中的高次互反律、二元二次型和费马大定理等核心问题出发,重点围绕其中关键的唯一因子分解问题,研究了交换环论在代数数论中的起源,表明高斯、库默尔、戴德金、克罗内克、希尔伯特等数学家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复整数环、理想数、理想、序环、环等概念逐步清晰,不但奠定了一维交换代数的基础,而且建立和发展起代数数论这一学科。
  (2)揭示了交换环论在代数几何和不变量理论中产生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希尔伯特所证明的基定理和零点定理、拉斯克尔和麦考莱的准素理想及其准素分解理论。
  (3)再次确认了第一个提出抽象环概念的数学家弗兰克尔,分析了弗兰克尔是如何在洛伊、亨泽尔、希尔伯特、斯坦尼兹和策梅洛这些学术大家的指引和帮助下走上数学创新的正确道路,并用公理化思想来研究交换环论。认为弗兰克尔以环等数学实例研究实践了公理化思想,用公理化思想把新兴的数学推上了更高的理论层次,为其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铺垫,公理化、抽象化是他从事数学研究核心思想,也是他在集合论的公理化研究能够集就大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4)分析了爱米?诺特为何从不变式论转到交换环论的研究,并且揭示了爱米?诺特通过对升链条件的重视与应用,完成对抽象环,特别是诺特环的公理刻画,从而建立起抽象交换环论,并促使抽象代数学这门学科正式建立起来。
  (5)在非交换环论的起源和发展方面,阐述了其起源于复数扩张到各种不同的超复数系的研究,这对理解交换环论在整个环论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6)论述了环论与群论、域论、代数几何、模范畴、物理学以及格论的关系等,认为交换环论从其产生伊始,就和应用相伴在一起,在环论发展相对完善之后,其逐渐提高的理论层次使得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深入到数学的各个分支,并且与这些分支的关系密切而自然,彼此间的相互渗透和交互影响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7)交换环论的历史波澜壮阔,涉及到费马大定理、高次互反律等历史名题,与代数数论、代数几何和不变式论等多个学科关系密切,同时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数学观念从数、集合到结构思想变迁的一个缩影,其中公理化和结构化占据着主导地位。
  (8)交换环论中相关数学家的思想传承,既深邃精彩,又代代相承,凝聚了高斯、狄利克雷、库默尔、戴德金、克罗内克、拉斯克尔、麦考莱、希尔伯特、弗兰克尔、爱米?诺特、阿廷、范德瓦尔登、曾炯等一批数学大师思想精粹,是近现代数学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不但大大推动了近现代数学的演进,而且也在人文思想领域播撒了惠及整个人类的精神给养。
  (9)鉴于曾炯与爱米?诺特及阿廷的师承关系及其曾炯所处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对与其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研究(见附录)。
其他文献
摘 要:为缓解县乡基层财政的困难局面,中国制定了以“三奖一补”和“乡财县管”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存在利于县乡化债、利于规范管理等诸多优点,但依然存在着滋长地方依赖思想、弱化基层财政监督效果、支出责任主体不明晰等缺点。此种制度有碍于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如何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改革,使之成为一种促进县域经济良好、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摆在中国基层财政改革面前必须破解的一道
期刊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针对石首市的实际情况,从石首市的农民增收、农业基础建设、农村民生和农村党建四个方面对当前石首市加快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提出加快石首市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石首市;农民增收;农业基础建设;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1-00
期刊
摘 要: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稳步推进,需要金融市场的大力支持,而金融体系在城乡之间的建设差异是阻滞一体化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以永登县为参考对象,通过近十年的数据分析其经济金融现状以及目前城乡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金融体系建设的具体设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金融体系建设;永登县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中国(芜湖)科普产品交易博览会以展会为依托,将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衔接,实现科普事业公益性和科普产业经营性的双重收获。芜湖科博会为科普产品和社会需求搭建了平台,并对城市科普,产业园区建设,科普志愿者培养,科普工作者交流,城市科普工作的推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促进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体制的建立方面体现出新张力。   关键词:芜湖科博会;科普事业;科普产业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机制的实质是产业原有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在联动中找准产业发展特征,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价值最大化。实现基于价值链视角的联动发展,制造业自身要夯实基础、错位发展、集群发展。同时政府要发挥引导与服务作用,行业协会要发挥协调引领作用,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价值链视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主要利用Logit回归模型和上海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就对影响农村居民转移就业的个人自身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这些因素对农村居民非农就业的作用方向、机制和程度。   关键词:农村居民;非农就业;Logit回归;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1-0124-02    收稿日期:2011-10-16
期刊
摘 要:城乡一体化水平和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以浙江省为例,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城乡一体化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有相互影响关系,但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大小、方式和机制不一致。要在市场和政策层面打破农村金融发展停留在较低水平的“坎”,使洼地效应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发展;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2
期刊
摘 要:以1979 —2008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的FDI、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GDP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Panel Data模型,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同时还比较了1990年之后的计算结果。从而得出以下结论:FDI对各地区的国内投资没有明显的挤入挤出效应,主要是一种平行影响;全国数据在三十年间呈挤入效应,最近二十年间却呈现挤出表现。  
期刊
摘 要:与核心主城区相比,重庆近郊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相对比较落后,但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主城近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梳理,以北碚区乡村嘉年华新模式进行案例分析,从而进一步对如何完善我市近郊区乡村旅游的功能,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促进主城近郊区经济发展作了探讨。   关键词:乡村旅游;主城近郊区;乡村嘉年华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大部分都是依靠外部力量进行发展,使得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被外来投资者所获取,未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获取相当的收益。在这一背景下,着手从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阐述,选取了符合条件的武陵源景区作为研究案例,从该景区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其问难提出了相关战略导向。   关键词: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武陵源   中图分类号:F590.7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