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E3泛素化连接酶Hrd1在B细胞发育和活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xio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rd1,又名synoviolin,属于E3泛素链接酶。它位于内质网膜上,其N端含有亲水性的六次穿膜结构域,位于胞浆中的C端含有RING-H2结构域和脯氨酸富含域。RING-H2结构域是Hrd1作为E3连接酶的催化活性结构域,而脯氨酸富含域极有可能作为一个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而募集胞浆中待泛素化的蛋白。早期的研究主要发现Hrd1可以识别、泛素化和转运靶蛋白而参与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途径,这条途径可以及时清除内质网腔内的折叠错误的蛋白,从而可以对合成的蛋白进行质量控制和维持内质网的稳态。之后的研究发现Hrd1不止可以泛素化折叠错误的蛋白而介导它们的降解,它还可以降解其它非折叠错误的蛋白从而参与到细胞的众多生物学过程中。例如在DC细胞中,Hrd1可以泛素化Blimp1介导其降解来促进DC细胞的抗原提成功能,在神经元细胞中通过靶向淀粉样前蛋白抑制神经元变性。有研究报道,在体外细胞系中,Hrd1可以泛素化未折叠的Igμ和未被糖基化的Igκ链,这提示Hrd1可能通过泛素化生理条件下的这两个分子来调控B的发育和免疫。为此,我们运用B细胞系特异性Hrd1敲除小鼠模型来研究生理条件下Hrd1对B细胞的影响。目的: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生理条件下Hrd1对B细胞发育分化、功能的影响及其生理/病理意义。解析Hrd1调控B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流式技术分析Hrd1-/-小鼠和WT小鼠B细胞亚群的组成、凋亡和增殖;用多种刺激源在体外活化B细胞,用T细胞依赖或非依赖性免疫方法免疫小鼠,然后运用流式技术仪检测B细胞的活化、凋亡、增殖和浆细胞分化,ELISA检测抗体水平;运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研究Hrd1对B细胞调控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对骨髓和脾脏中B细胞发育各个阶段的细胞和各亚群细胞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相对于正常小鼠,在骨髓中,Hrd1-/-large pre-B细胞比例增多、small pre-B减少、循环成熟B细胞减少;在脾脏中,Hrd1-/-小鼠总B细胞比例减少。通过体内或体外活化成熟B细胞,我们发现相对于WT组,Hrd1-/-小鼠的B细胞活化后凋亡增多。进一步研究发现,一旦Hrd1被敲除,pre-BCR复合物和Fas分别在pro/preB细胞和活化的外周B细胞中积聚。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明它们作为Hrd1的底物被Hrd1泛素化,从而被蛋白酶体降解,所以Hrd1的缺失导致了它们在细胞中被累积。意义:本研究发现Hrd1通过泛素化pre-BCR和Fas,在两个关节点调控了B细胞发育和活化。pre-BCR在pre-B细胞中的正常下调是pre-B细胞和后续B细胞发育成熟的必要条件。研究报道pre-BCR介导的信号转导可以负反馈下调pre-BCR的表达,然而其它的pre-BCR下调机制则鲜有报道。本研究首次发现Hrd1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节preBCR,从而调控影响B细胞的发育。Fas介导的活化诱导的凋亡可以下调免疫反应和清除自身性反应B细胞。目前对Fas转录水平的调控已有大量文献报道,然而对其转录后的调控则了解甚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活化的B细胞中Hrd1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控Fas。这些结果提示E3泛素连接酶可以作为B细胞调控因子的调控因子来参与B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功能。
其他文献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以及做好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的
研究背景: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其诊断和治疗依旧是目前医学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患者
提出了在0.15mol/LHCl介质中用巯基棉吸附分离钢铁中痕量铋,用3.0mol/LHCl洗脱。在pH6.4-6.7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介质中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存在下,B
目的探究“阳光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对其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6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另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沥青铺筑完成之后的效果,包括平整度、厚度、高程及钻芯取样等。文章主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沥青砼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摊铺等方面进行阐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脉络和精髓。城市道路作为人们出行的载体,其现状景观质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造血的发生分为原始造血与永久造血。原始造血产生的红细胞是原始性红细胞,而永久造血产生永久性红细胞。二者在大小与血红蛋白表达上有很多差异。由于发育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