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皖人文学翻译初探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皖人文学翻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文学史书写的薄弱环节。它的形成与民国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又受到安徽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翻译特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本文以大量文献资料为基础,以桐城派文学观念及“五四”文学思想在民国皖人文学翻译中的撞击、融合、嬗变为主轴,梳理出民国皖人文学翻译之历史、特色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翻译所做的贡献。本文正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概括介绍本文研究的对象、思路、研究意义。第一章从宏观视角描述清末民初皖人文学翻译形成的时代背景,从微观视角对代表作家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文学翻译的动因、发展历史与特色,指出并强调桐城派文学观念对皖人文学翻译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梳理“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皖人的文学翻译主张,揭示“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安徽翻译群体的贡献,并研究桐城派文学观念与“五四”文学主旨的交融、碰撞;第三章描述1930年代皖人文学翻译的多样化状态,并分析“左翼”代表成员的文学翻译与传统文学和“五四”精神的疏离,阐释“自由主义”翻译家朱光潜、周煦良的翻译中来自“五四”精神的关注人生、关注艺术的文学思想,与深深刻印的桐城派文学气韵;第四章是介绍走向新中国的文学翻译才俊杨宪益,刘辽逸,并介绍“桐城气韵”、“‘五四’风骨”的久远影响。之后是结语部分,通过对全文的论述内容进行全面的回顾,阐明本文的理论意义及创新点,并为进一步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其他文献
专利申请行为是企业技术竞争中的重要战略决策,主要受到传统因素、专利制度因素、创新障碍、创新战略、企业战略导向等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围绕着这五个因素对影响企业专利
北京自明清以来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是各地士商行旅汇聚之地,又是会馆最为集中的地方。进入民国,会馆与同乡会并存,成为各地同乡在京保持联系的重要纽带。对于蒙古人而言
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和激励功能。要想发挥好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指挥棒功能,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要进行创新,要与时俱进。当前社会对人才评价、人员选拔、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如何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是事关中国特色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后PC时代的到来,嵌入式技术广泛应用于路由器、信息家电、通信工具.如何搭建起一个嵌入式系统并实现它与计算机的通信,成为一项关键技术.该文介绍了一种
近年来出境货物木质包装IPPC标识违规情况比较严重,本文从对标识制作企业管理、标识加施企业管理、木质包装使用企业的管理、打击违规行为、取消油墨印章与加强检疫宣传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