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通过对小说《爱玛》海伯里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婚姻的分析,论证了海伯里村是一个动态的等级社会。本篇论文认为在海伯里村村民,尤其是前三个阶层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婚姻中,动态性和等级性这两个方面是同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处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等级社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海伯里村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等级社会。它有五个阶层构成, 例如:第一阶层是由伍德豪斯家、奈特利先生、威斯顿夫妇构成;第二阶层由寇尔夫妇、牧师爱尔顿夫妇、贝茨家等构成,第三阶层是伯里夫妇、马丁家、郭达德夫人、哈里特等。众所周知,简.奥斯汀善于描写乡村中产阶级生活,所以海伯里村前三个阶层里的人就是这个村庄的焦点。在海伯里村,大多数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守某些特定的礼仪规范,这些礼仪规范确保了海伯里村等级秩序的正常运行。同时,它们的运行又制约着低阶层人,阻止他们“入侵”高阶层。但是,这些礼仪规范更多的是通过物质性的东西得以体现的,是可以外化的,因而是可以模仿的。例如,马车、府邸和晚宴、钢琴等都是上层人士社会地位的指示器,同时也是低阶层人挤入高阶层的必需品。处在低阶层的人一旦具备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他们就会逐步购置这些必需品,参与和举办一些社交活动,逐渐打入高阶层。在这一点上,海伯里村又是一个动态的社会。但是,那些有能力向上爬的人不得不满足上层社会制定的种种苛刻条件,合情合理地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在海伯里村,出身商家的寇尔夫妇就是按照这些行为规范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而牧师爱尔顿夫妇却时不时违反这些行为规范,最终遭到了第一阶层人士的摒弃。同时庇护制度的存在也证明了海伯里村是一个动态的等级社会。海伯里村的婚姻也有力地证明了海伯里村是一个动态的等级社会。这里的婚姻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社会地位、个人魅力和财富。最理想的婚姻是这三个方面的平衡物,如爱玛和奈特利的婚姻。事实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社会地位和财富是直接相关,它们对婚姻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在同一阶层这个大前提下,个人魅力在婚姻中能够起重要作用, 凭着自身的个人魅力,一个人可以在财富和社会地位方面得以提升, 例如简.凡凡可斯。但是,有些婚姻是以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为主要目的,如爱尔顿夫妇的结合。他们的结合既满足了各自对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求。这一点也说明海伯里村是一个动态的等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