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冬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经常面临的低温弱光及盐渍化复合逆境胁迫的问题,本研究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试验材料,模拟低温、弱光及盐渍化单一逆境和复合逆境,对逆境条件下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探讨低温、弱光及盐渍化单一逆境和复合逆境对辣椒幼苗的胁迫机制,提出辣椒品种对低温弱光及盐渍化复合逆境耐受性的评价指标。1.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辣椒品种的耐盐性,将10个辣椒品种分为盐敏感、中度盐敏感、盐不敏感品种三类。本研究所用的“中椒4号”属于盐敏感这一类。2.低温、弱光及盐渍化单一和复合逆境显着降低了辣椒幼苗的叶片生长指数(PI)、株高和根冠比,低温盐渍化复合逆境对生长的抑制最严重。单一弱光增加了叶面积、降低了比叶重,单一弱光和弱光盐渍化复合逆境增加了Chla、Chlb、Chla+b含量,降低了Chla/b比值,其它逆境下呈反向变化趋势。同时,逆境均显着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复合逆境引起的下降幅度较单一逆境明显,影响最大的是低温盐渍化复合逆境,各逆境导致Pn下降的限制因子是不同的。除了弱光逆境下的表观量子产额(AQY)、低温弱光复合逆境下的CO2补偿点(CCP)上升外,其它逆境下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AQY、CCP、CO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以及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呈极显着下降。3.低温盐渍化复合逆境明显地降低了辣椒幼苗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其它逆境处理下降幅度小;逆境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辣椒幼苗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活性、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猝灭(NPQ)升高。逆境处理后,吸收光能分配于光化学反应的部分(Prate)减少,天线热耗散(Drate)和反应中心的过剩光能(Ex)上升,但天线热耗散为主要的光能分配途径。对上述指标影响较大的是低温盐渍化、低温弱光及盐渍化复合逆境。4.与对照相比各逆境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辣椒幼苗叶片SOD、GPX、GR活性,而单一低温、弱光、盐渍化逆境与低温弱光、弱光盐渍化复合逆境降低了辣椒幼苗叶片的CAT活性、提高了APX活性,低温盐渍化、低温弱光及盐渍化复合逆境下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植物在不同的逆境下,启动活性氧清除途径是有区别的;不同逆境导致辣椒幼苗叶片O2·-产生速率、H2O2含量、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低温盐渍化复合逆境对辣椒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低温弱光及盐渍化复合逆境。5.分析逆境因子间相互关系,低温和弱光、低温和盐渍化、弱光和盐渍化逆境因子是交叉协同;低温、弱光、盐渍化三种逆境复合,低温盐渍化复合逆境与弱光逆境是交叉适应,即弱光缓解了低温盐渍化复合逆境对辣椒幼苗的伤害,逆境因子间对不同指标有互作效应。6.对复合逆境下的生理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可确定其主要影响的生理指标,作为品种耐逆性评价的首选指标。因子分析表明Pn可作为低温弱光耐受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同时以叶面积增长量、产量为辅助指标,在自然越冬日光温室下评价出中椒5号、11号(甜椒)和中椒6号、10号(辣椒)是耐受性比较好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