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计算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上市公司资源配置的情况;并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以及股票价格收益率分布的特征;本文意在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以及发现股票价格收益率分布的一些。本文对比分析了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三种方法,最终选用索洛余值法计算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永续盘存法计算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率时,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和美国各类资产折旧率计算了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这是国内首次使用该方法精确计算行业的折旧率。同时本文引入了国内并未广泛使用的资本服务价格的概念,计算了各个公司的资本服务价格,计算了适合于不同公司自身情况的固定资产投入值。最后通过这些数据精细化的操作计算出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计算出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后,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发现2003年至2010年期间,大部分行业上市公司TFP呈现上升的趋势。一些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行业相对于垄断行业上市公司TFP改善的情况更为良好,。同时我们对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资源误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的上市公司还是存在一定的资源误置情况。之后我们分析了上市公司收益率分布情况,我们通过上市公司收益率的分布移动和上市公司TFP分布的移动,动态的发现收益率的分布并没有像TFP的分布一样向右向移动。说明中国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和价值发现的功能并不完善。另外我们通过改造的CAPM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验证了TFP是收益率一个重要的决定因子,同时我们发现国有股、流通股比例对于公司股票的收益率的影响。最后我们分析了收益率肥尾分布这一现象,发现不论是NYSE市场还是A股市场,股票价格收益率均为非正态分布。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收益率,公司TFP分布也是非正态的。正是由于公司的基本价值的波动比正态分布的剧烈,所以公司股价的波动同样比正态分布所估计的概率更高。而且我们发现处于尾部的公司多为国有股比例低、流通股比例高且TFP比较差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