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国后,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建立和协调运作,解决了农村居民缺医少药状况,增进了农村居民的健康,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因此,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及其组织体系,是我国农村医疗、预防和保健功能落实的组织保障。 但目前三级卫生服务网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一)县、乡、村之间网络协调关系已名存实亡,协调变成了围绕各自经济利益的无序竞争,相互竞争主要在医疗市场。 (二)寻求更多一点的经济收益成为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的行为原动力,替代了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一致的“共同目标”,逐级对下的管理监督、技术指导和培训机制淡漠。 (三)医疗、预防、保健三大功能定位发生混乱,“重医轻防、重有偿轻无偿、重收益多轻收益少”的状况成为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的普遍现实。 (四)预防保健职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或流于形式。 (五)医疗机构出现多种产权、管理形式并存的局面,管理缺乏规范,其中多为财力、人力、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三级卫生服务网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对河北省及华东三省市三级卫生服务网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比较,目的在于了解其中的焦点问题、焦点问题的根源的相似性,借鉴华东三省提出解决焦点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思路,并对“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政策思路在样本地区(河北省)的实施效果进行一系列的系统评价。方法: 本研究作为政策和科研配套的实践型研究,将遵循“政策制定科学化程序”展开,在政策制定程序的每一环节中,对各自所希望解决的重点问题,采用不同的资料归集与分析方法,并依据各步骤的技术要求和特定的研究问题,灵活选‘用相应研究、论证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研究的技术路线: (一)结合河北省与华东三省市农村实情和我国国情,定性尤其是定量论证农村医防保功能落实中存在的焦点问题、焦点问题的根源、作用机制以及落实各功能所需的前提条件是否具有相似性,并研制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机制、组织体系乃至管理体制上适宜的发展模式、途径、相应的改革政策与逻辑步骤。与样本地区(河北省)政策制定者结合,结合当地实情,研制和实施改革政策和可操作方案。通过对实施效果的系统评价来检验和论证相应的政策思路,以总结和推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推广意义的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改革方案。 (二)根据“政策制定科学化程序”的研究方法,采用下列步骤为本次研究的总的技术路线: 1、论证政策性问题; 2、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和根本原因; 3、针对问题根源制定相应政策; 4、论证政策的可行性; 5、严密政策执行的逻辑顺序; 6、系统科学评价政策; 7、进行总结、反馈和完善。结果: (、一)在三级卫生服务网存在的诸多问题中,预防保健职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或流于形式成为焦点问题。 (二)焦点问题形成的根源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且重视有‘偿服务,而轻视无偿服务。 (三)针对焦点问题形成的根源和作用机制,提出一系列促使我国农村疾病防治功能落实到位的政策思路。 (四)在样本地区实行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政策思路有利有弊。结论: (一)分析我国国情,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根本,只要农业人口仍然占我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的发展问题将是无法回避的战略重点,因此,对农村的研究也是政策研究者不容推卸的基本职责。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以及人口和文化的变迁,尤其是这些变化使原有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与农村居民医疗预防保健需要难以适应。 (二)对卫生系统而言,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提供和医疗保健状况,无疑是其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最鲜明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与全国宏观经济改革步骤和城市卫生改革相比,农村卫生系统动荡最大、变化最多,但发展却最为缓慢,农村卫生服务提供和医疗保健制度状况,已正在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环境稳定的主要因素。 其中焦点问题是现实中三级卫生服务网协调效果不佳,已成为严重问题,三级卫生组织机构角度,出现了网底破裂,网中不稳的状况;三级卫生组织的功能定位方面,出现了“重医轻防、重有偿轻无偿”状况,三级卫生组织出现了围绕各自经济利益的无序竞争,医防保功能混乱,三级卫生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关系,也变为相互竞争病人和服务的关系,三级卫生组织出现了“国有、集体所有和私有”并存的体制状况。 其根源在于政府对公共产品提供机构的财政投入不足的前提下,允许进行有偿服务,而缺乏对有偿服务的有效监督机制,导致“重医轻防”现象;现有医疗机构出现多种产权,多种管理形式并存,并缺乏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