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疫情冲击下养殖户经济损失评价及补偿政策优化研究——以宁夏中卫蛋鸡养殖为例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ao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疫情暴发不仅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而且也会威胁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禽流感疫情每次暴发后,各国政府都会立即采取强制扑杀、强制免疫等措施来防控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目前,扑杀疫区(疫点)内家禽是防控禽流感疫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这不可避免给疫区(疫点)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为此,国家出台《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法规给予相应补偿。但现有疫情补偿政策存在补偿范围偏小、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速度较慢、补偿监督机制缺乏等问题,以至于疫情补偿效果不明显。养殖户不仅是疫情补偿政策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养殖生产主体和疫情防控主体,在其经济损失得不到合理补偿的情况下,往往在疫情防控中不愿意上报疫情和配合政府扑杀行动,甚至将病死家禽偷售至市场中;在疫后缩小生产规模或退出养殖行业,这些将影响政府补偿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评估禽流感疫情冲击下养殖户经济损失,确定合理的疫情补偿标准,完善疫情补偿政策对防控疫情扩散蔓延、促进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宁夏中卫沙坡区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以疫区蛋鸡养殖户为例,对禽流感疫情冲击下养殖户经济损失评价和补偿政策优化进行研究。首先,梳理和分析中国和宁夏地区家禽生产特征、禽流感疫情暴发特征、禽流感疫情防控及补偿政策,为后文测算养殖户疫情损失和完善疫情补偿政策提供基础。其次,构建蛋鸡养殖户疫情损失评价模型,对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及总经济损失进行测算,进而对国家疫情补偿标准和宁夏疫情补偿标准的补偿强度进行分析。再次,利用因子分析对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的疫情补偿政策总体满意度进行测算,进而评价现有疫情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疫情补偿政策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为后文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最后,利用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方法对养殖户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情景下的受偿标准进行测算,进而确定能激励养殖户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的补偿标准。此外,在借鉴国外疫情损失分担机制和疫情补偿政策经验基础上,设计我国的疫情损失分担机制,并对疫情补偿政策进行完善。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所示:  (1)中国禽流感疫情暴发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从时间特征来看,禽流感暴发频次在2004-2010年呈递减趋势,在2010-2015年呈递增趋势,家禽死亡数量在2005年最大,暴发的病毒种类主要为H5N1亚型,发病家禽主要是鸡,其次是鸭和鹅;禽流感暴发的月度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1、2、6、11月发生。从空间特征来看,2004-2015年除北京、山东、福建、重庆、海南5省外,其他26省份都发生过禽流感疫情,其中新疆的暴发频次最大,但辽宁的家禽死亡数最大,除黑龙江外的25省都曾暴发过H5N1亚型,而只有河北和江苏暴发过H5N2亚型,黑龙江、江苏、湖南和广东暴发过H5N6亚型,发病禽种北方省份以鸡、野鸟为主,南方省份以鸡、鸭、鹅为主;禽流感暴发具有区域特征,西部地区暴发次数最多,但东部地区家禽死亡数最大。  (2)养殖户遭受的疫情损失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其中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蛋鸡自身价值损失、鸡蛋损失、饲料损失、设备损失、防疫费用增加值、处理费用等其他损失,而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未收回的成本投入、预期净收益损失、禁养期的设备折旧、贷款的利息支出等其他损失。通过测算可知,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为15.21元/只和15.92元/只,分别占其总经济损失的37.03%、32.53%;间接经济损失平均为25.87和33.03元/只,分别占其总经济损失的62.97%、67.47%,可见,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遭受的间接经济损失较大。  (3)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遭受的疫情损失平均为41.08元/只和48.95元/只,即养殖户遭受的疫情损失因其饲养规模而异,规模养殖户遭受的疫情损失大于散养户。不同月龄蛋鸡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不同的,主要表现为:1-5个月龄的蛋鸡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呈逐渐增加趋势,5个月龄的蛋鸡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大,6-17个月的蛋鸡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呈逐渐减小趋势,即养殖户遭受的疫情随蛋鸡月龄的增加呈不规则的倒“V”型,其中饲养5个月龄蛋鸡的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损失最大,分别为64.26元/只、81.92元/只。  (4)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对疫情补偿政策整体满意度分别为47.6%、46%,这意味着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对疫情补偿政策整体上都处于不满状态,但散养户的满意度略高于规模养殖户,可能与其损失程度有关。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对疫情补偿政策满意度包括补偿范围满意度、补偿标准满意度和补偿速度满意度,其中,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补偿范围满意度分别为51.6%、49.8%,补偿标准满意度分别为40.8%、39.8%,补偿速度满意度分别为46.2%、44%,可见,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对补偿标准的满意度最低,其次是补偿速度和补偿范围满意度。  (5)在非参数估计方法下,散养户基于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的平均受偿标准区间为[21.93元/只,22.39元/只],规模养殖户基于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的平均受偿标准区间[30.64元/只,31.46元/只]。在参数估计方法下,散养户在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情景下的平均受偿标准为23.12元/只,规模养殖户在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情景下的平均受偿标准33.13元/只。基于非参数估计和参数估计两种方法,散养户在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两种情景下可接受的补偿标准平均为22.64元/只,规模养殖户在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两种情景下可接受的补偿标准平均为32.09元/只。合理的补偿标准至少不小于养殖户基于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意愿的受偿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养殖户的饲养规模和蛋鸡月龄。  (6)政府不仅要对养殖户疫情直接损失给予补偿,还要分担养殖户疫情间接损失,补偿资金未来可尝试由“政府财政+动物疫情防控基金+政策性家禽保险”的方式来分担。另外,现有疫情补偿政策有待法律化;补偿范围除被扑杀的蛋鸡、疫情处置费用、被污染的鸡蛋和饲料等,还应该包括病死家禽、被损坏的生产设备等损失;补偿标准需提高至养殖户在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情景下可接受的最低补偿水平,同时要考虑养殖户饲养方式和家禽月龄;补偿程序要化繁为简,增加补偿速度;补偿政策监督机制要系统、完善,以保证疫情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策重点和发展特征。然而,虽然政府积极倡导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产业部门也亟需中等职业教育提供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期,农业生产面临农户资金抽离、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潜在“两非”动力等内部困境以及外部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对外开
本文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中国与泰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通过深度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咨询信息与现阶段中国和泰国之间的贸易模式及数据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管理,县级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模式”、“筹资机制”、“工作网络”管理中承担了主要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本文在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责任时,选择“县级政府”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1)规范研究方法,回答县级政府责任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给中应该是怎样的,并结合现状进行具体分析。(2)比较分析法,通过国内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合作社产前通过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与咨询,产后提供市场信息,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