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北约东扩,美日、美澳同盟的强化,印度的迅速崛起以及俄罗斯的再度崛起之势,世界呈现出“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政治局势,中国只有加强同阿拉伯国家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才能形成一种针对西方国家的“软制衡”。而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通过古丝绸之路与阿拉伯国家开始了贸易、文化的交流,逐步建立了传统的全天候友谊。就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能源短缺问题,包括中东在内的,有着丰富油气资源的阿拉伯国家,正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应该重点合作的贸易伙伴。而阿拉伯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生活和生产用品需要进口,这些恰是中国的优势所在,可见二者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有着经济合作发展的强烈要求。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极强的地缘经济价值,发挥“一路一带”的地缘优势,加强路、带国家间的多元合作,优势互补实现新时期的双赢,是中阿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探讨研究中阿经贸合作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者们对核心区的中亚与中国经贸合作研究较多,而对外环区的阿拉伯国家从地理学视角分析研究的较少,本研究试图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为中阿的合作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七大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和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相应的理论支持,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引入了本文研究的大背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和意义,便于本研究课题的开展。.第四部分分析了中阿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现状中主要研究合作发展的特征,合作贸易的主要商品,双方在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合作的重要领域和国家。第五部分介绍中阿合作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外界干扰的因素等。第六部分介绍了针对中阿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中阿的进一步友好发展提供参考。第七部分是结语,对全文做出一个总的概括,并指出自己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