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由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引起的反刍动物虫媒传染病。BTV能感染大多数家养和野生的反刍动物,因动物的易感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不同流行地区易感动物的死亡率差别很大,一般都可达到30%,在某些地区甚至绵羊感染后死亡率可达80%。目前为止已有报道证实BT血清型已达26种之多,并且每种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加大了BT防控的难度。近年BTV8在欧洲的流行,为我国科研人员敲响了警钟,提高了对该病研究的重视程度。本研究通过传统体外细胞融合技术,以BTV8灭活病毒与真核表达的重组BTV8VP2蛋白为免疫原筛选出3株BTV8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命名为2E7、2G9与387以及3株BTV群特异性MAb1F6、4C2与6G12。同时,利用融合短肽表达与噬菌体展示技术确定了BTV8型特异性MAb2E7、2G9线性B细胞表位与BTV群特异性MAb4H7所识别构象表位的关键性氨基酸。然后,利用BTV群特异性MAb1F6与4H7建立BTV群抗原VP7捕获ELISA方法,其与传统TCID50毒价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为BTV8型灭活疫苗的抗原定量创造了新的手段。最后,利用噬斑克隆技术获得纯化BTV8型病毒,利用羟胺(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β-丙内脂(p-propiolacton,BPL)以及二乙烯亚胺(Binary ethylenimine, BEI)三种灭活剂以及ISA15VG与纳米603两种佐剂进行组合,通过VP7抗体竞争ELISA与血清中和实验(SNT)确定免疫后不同时间点的抗体梯度以及消长规律,确定最优的灭活剂与佐剂组合(BPL灭活剂与ISA15VG为佐剂)。总而言之,本报告制备了多株BTV8型特异性以及BTV群特异性MAb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利用制备MAb建立了BTV群抗原VP7捕获ELISA方法,并确定其在BTV8灭活疫苗抗原定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初步确定了BTV8型灭活疫苗制备工艺,为我国进一步研制BT疫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