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特别是1988年海南设置省和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逐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近十年来,中央确立了在海南优先发展旅游业的总体定位。2010年提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目标,2018年海南建省三十周年之际,中央提出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作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支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13日庆祝海南建省30周年的大会上强调,海南发展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更加注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海南3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海南的发展成就主要是依靠党的领导和海南人民的艰苦奋斗。同样,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主体仍然是海南本地的居民。衡量建设水平和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海南本地群众满不满意、幸不幸福,因此将居民的感知对消费中心建设旅游开发极具价值。妥善处理好岛外游客与本岛居民的关系,尤其要妥善解决好本岛居民关切的物价等民生问题,成为关系消费中心建设成功的关键。必须正真破解海南城乡居民收入低、物价高的突出矛盾,真正让开放政策惠及当地老百姓。本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利益相关者等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居民感知视角下的海南国际旅游消费建设路径研究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居民对中心建设的基本感知,即在政治上总体支持但对政治意义认识不充分,经济上非常期待且对经济惠民有更高要求,环境保护上基本满意但对环境问题仍比较担忧,社会治理上全面认可但仍期待社会治理新模式,文化上有迫切需求且文化建设还需高度重视。围绕对居民感知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中心建设优化路径,即增强本地居民的政治认同、推动经济发展成果与本地居民共享、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构建本地居民满意的文化生态等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