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分析和营养价值评价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1)以151份青贮和风干玉米秸秆为材料,研究应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玉米秸秆品质性状的可行性和方法(2)以18个高油和12个普通玉米品种研究不同品种在不同成熟期的秸秆生物产量大小及青贮营养成分和消化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 1.本研究根据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分析法,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玉米秸秆的纤维素、木质素、ADF(酸性洗涤纤维)和灰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上述性状的模型定标决定系数(Rcal2)分别为96.68、89.49、94.73、92.1,模型的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val2)可达80.77(灰分含量)~94.55(ADF含量);预测均方差(RMSEP)为1.34g/kg(纤维素含量)~12.5g/kg(ADF含量)。此外,还利用15个玉米秸秆材料对上述4个模型的实际预测效果进行验证,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0.99(纤维素含量)、0.99(ADF含量)、0.98(木质素含量)和0.93(灰分含量),模型的测定值与化学测定值相当,表明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玉米秸秆营养成分是可行的。 2.本研究大部分品种在收获期鲜秸杆DM含量均可达到青贮要求,单株秸杆鲜重389.31—1358.17g,单株秸杆干重146.28-362.75g。不同成熟期的平均秸秆鲜重有一定差异,其中M2的最高,M1次之,M3最低,高油玉米秸秆具有较高的含糖量。 3.本研究表明不同品种与成熟期对青贮秸秆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消化率排在前15位的品种中高油玉米占2/3,且大都在M3具有高的消化率。 4.玉米青贮秸秆的ADF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化程度(g/gADF)、纤维素、灰分含量与消化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ADF含量、木质化程度和灰分含量与消化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60,-0.60。
其他文献
Objectives: Unplanned readmissions severely affect a pati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KT),which is also independently ass
A woman experiences heightened vulnerability and faces tremendous challenges when transitioning to motherhood.This is exacerbated for young mothers and studies
试验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在安徽省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农场进行,以小麦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设置播种密度和施氮量两因素四水平15个处理。试验过程中,在2004年遭逢暖冬天气,故本试验中将暖冬和非暖冬(2005)与两试验因素一并考虑,共同考察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暖冬造成小麦冬前旺长、生育进程提前,冻害加重;春后群体茎蘖数偏大、无效分蘖退化慢,茎蘖成穗率低;后期群体衰退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irror neuron theory-based visual feedback therapy (VFT) on restoration of upper limb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and mo
本研究通过对抗黄矮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与普通小麦杂交的杂种经幼胚愈伤组织培养诱导产生再生植株后代进行抗性选择和分子细胞学鉴定,获得抗黄矮病的易位系,并筛
<正> 我国野生大豆(G.soja sieb et Zucc)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研究它的生物学特性及植物学特征,对了解大豆的起源、演化、分类以及育种等工作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各地野生
Objective:To evaluate evidence from published systematic review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s on fatigue management in breast cancer patien
利用同核异质粳稻雄性不育系BT型六千辛A、红莲型六千辛A、印水型六千辛A、野败型六千辛A及保持系六千辛B分别与15个籼型恢复系和17个粳型恢复系配制141个F_1组合,研究同核异质粳稻雄性不育系对籼、粳恢复系的育性可恢性。结果表明: 1.六千辛B、BT型六千辛A、红莲型六千辛A、印水型六千辛A、野败型六千辛A与六千辛R杂交F_1结实率分别为84%、78%、46%、4%和4%,含有恢复基因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