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恐斗争离不开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国际法,特别是国际反恐法。国际反恐法是“反国际恐怖主义法”的简称,它又称“调整恐怖主义的国际法”或“关于恐怖主义的国际法规则”。国际反恐法是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工具。随着国际反恐斗争的日益深入发展,国际反恐法已发展成为国际法的一个新领域。 为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国际社会通过了许多国际性或区域性反恐立法。国际反恐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诸多国际反恐法律制度、规章、规则和原则的较为完善的体系。但面对日益蔓延的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反恐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一部全面的反国际恐怖主义公约;缺乏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精确界定;缺乏对新型恐怖袭击的法律控制;缺乏对实施机制的有效规定;缺乏对国家责任问题的解决。 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国际反恐法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新趋势:一是国际社会将进一步统一对恐怖主义的界定。二是联合国全面反恐公约将完成制定并通过。其作为最近的国际立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三是国际反恐法将缓解反恐与人权保障间的冲突,努力实现反恐法与人权保障间的契合。四是国际反恐法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恐怖主义这种新形式恐怖主义的法律控制。五是在联合国带领下的国际互动机制将得到发展并加强。 国际反恐法未来发展趋势对世界反恐有重要引导作用和意义,同样将影响我国反恐立法方向。目前我国反恐法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基础性概念的界定不严密,缺乏专门系统的反恐立法,反恐刑事立法不完善,国内反恐立法尚未与国际反恐法充分接轨,反恐综合机制尚未建立等方面。为弥补这些缺陷,我国反恐立法仍需通过以下措施加以改进:如明确恐怖主义相关核心概念、制定一部统一反恐法、修改刑法和刑诉相关内容、加强对网络恐怖主义立法、加强国际合作等。对于尚不完善的我国的反恐法律体系,吸收和借鉴国际反恐法的发展趋势,同时避免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发展和完善我国反恐立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