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民主与公民培养——基于在新农中学的实地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的农村社会需要具有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公民,为民主的农村社会培养公民是农村教育的任务。但是在当前教育实践中,由于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偏离农村的发展,导致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不能为农村社会培养出公民。 从新农中学的个案来看,无论是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还是学校管理,都存在民主性缺失的问题。从权力的视角来看,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工具,同时也是权力的载体。在新农中学的课堂上,教师语言发挥效力的机制、教师对话语权的垄断和分配、教师对学生话语权的剥夺都体现了师生交往过程中民主的缺失,其后果是学生权力感的丧失。在一定意义上,学校管理是对学生的规训。规训式的管理强调严格控制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没有自主支配时间和空间的权力;以严格的规范约束学生,并以监督和惩罚体系来维护规范的效力,学生在规范的约束之下成长为“臣属主体”;学校管理活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得到参与管理的机会来进行自主管理的锻炼。 非民主的学校教育不能培养出公民,学校应该走向民主。在民主的学校里,课堂和管理都是民主的。民主的课堂具备三个特征:平等、自由和对话。民主的学校管理中,时间和空间转变为学生自主支配的工具;管理规范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其制定和维护应该体现学生的地位;学校要加强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其他文献
自从20 世纪70 年代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以来,关于儿童自我效能感对其成就动机、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大
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效能感是教育技术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关注点,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为此,本研究以某师范大学
视觉空间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视觉空间认知加工能力及其性质的研究不仅对理解人类空间认知行为方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主
该文是在批判和反思技艺化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展开的.技艺化儿童艺术教育是唯理性时代的产物,无论在目标的定位,还是内容方法的选择上都明显的烙上了理性主义的色彩.为了从
学位
我国高校标枪项目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许多优秀运动员在历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过优异的成绩,有的达到国际水平。高校标枪运动员年龄多在18岁左右,有一定专项运动能力,但存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