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上海市房地产住宅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趋势分析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3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短短的几年内,上海市房地产住宅市场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如果以市场容量为标志,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无疑是中国城市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市场之一。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是上海的市场,也是中国的市场,更是世界经济聚焦的市场。 房地产市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住房价格,价格关系到社会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过程各个环节。房地产市场供求价格机制说明供求如何决定价格,而房地产生产价格形成机制则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及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着两种供求关系:一是长期形成、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供求关系,称为长期供求关系;二是短期内形成的,从长期来看并不具有必然性的短期供求关系。两种供求关系对价格的作用是不同的。短期供求关系直接决定价格的日常变动,而长期供求关系则直接参与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决定。 本文结合上海市经济总体运行状况,探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上海市住宅市场的过往与现状。随后,引入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并探究了上海市住宅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采样了从2001年至今的上海市住宅市场价格指数,运用指标法和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判定上海市房地产住宅市场的价格是否脱离正常区间,并给出上海市住宅市场短期以及长期趋势的预测,包括供给、需求、供给的变化、需求的变化、价格的走向等。很显然,讨论房地产价格不能脱离政府调控措施,近年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日渐频繁,因此本文在文章结尾将探讨的是政府对上海市房地产住宅市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以及这些调控措施的得与失,最后预测一下明年政府可能出台的宏观调控手段。希望提出的见解为分析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金融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村金融市场逐步由单一的国家银行系统,发展成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在全球上百个一体化组织中,欧盟是最为成功的,它为该区域内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从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自1978年起已进行了近30年。这30年的改革可以分为两大阶段:首先是“放权让利”的增量式改革,主要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对企业的管理逐步放开。第二阶段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