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中的逆接表现不仅数量众多,使用规则也较为复杂。对于将日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中国人来说,准确把握日语中每个逆接表现的细微意义特征是一个难点。过去的研究主要解释各个逆接表现的意义和用法,有时也提到各个逆接表现使用时的限制条件及注意事项,但是很少考察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尤其是中国的日语专业大学生)对于日语逆接表现的习得情况。那么,中国的日语专业大学生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正确理解和运用日语逆接表现?影响习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该如何提高习得效果?为了解开以上一系列疑问,本文对国内四所大学日语专业的21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对(?)(?)(?)这十一个常用的逆接表现的习得情况进行了考察。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在回顾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研究的学术价值进行了定位。第二章介绍了问卷调查的目的、对象及方法。第三章用图表的方式展示了调查结果,揭示了这些日语专业大学生学习日语逆接表现的效果,发现总体学习效果不佳。同时也考察了学生们对逆接表现的使用意识。通过问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大部分同学犯错误的地方相同,因此逆接表现的误用率不会随着学年的增加而减少,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2)调查发现,学习者对(?)(?)和(?)的细微语感的习得不足、对(?)和(?)的人称限制的习得不足、以及对(?)和(?)的主句限制的习得不足都会产生较高错答率。(3)几乎所有被调查者在使用逆接表现时都倾向于选择限制条件少、使用范围广的(?)和(?),这可能是由于他们没有信心运用其它逆接表现(不太了解其使用限制及注意事项)。另外,调查还发现虽然很多人经常使用(?)(?),但是(?)用法正误判断题的错答率也很高,这反映了这些人并未很好掌握(?)的主句限制条件。第四章基于调查结果,考察了造成被调查者逆接表现学习效果不佳(主要是对于使用限制及注意事项的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详细分析了学习者对中日语言结构差异理解不足、教材解说不足、教师课堂讲解不足、以及学习者积极性不足等重要因素。第五章提出了一些提高学习效果的建议:学习者应始终牢记汉日逆接表现的不同点,有意识地多加练习,并在实践中重复运用;教材编写者及教师则应该多讲解各个逆接表现的使用限制条件和使用注意事项,并且多进行近义逆接表现的辨析。衷心希望本研究能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逆接表现起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