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置钉方法,提高置钉准确性,提高内固定的质量,减少并发症,并测定其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采集成人湿润固定的胸腰椎标本6具,12个功能节段,采用咬除进针点周围5毫米的骨皮质和保留骨皮质,由开路器准备钉道两种方法。拔出试验中设计两个实验组,一组去皮质范围为8毫米,另一组去皮质范围5为毫米。采用Magerl定位法,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呈5-15°角,然后,进行Steffee椎弓根器械内固定,采用直径为6mm的螺钉。用实验应力分析法比较其脊柱的强度和刚度等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仪器采用WD—5万能试验机和NT—100B扭转试验机。计算数据全部采用SSPS8.0软件处理。 结果:对两类标本进行应变-强度分析,位移-刚度分析脊柱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扭转状态下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咬除进针点部分骨皮质,探明骨道,置钉准确,坚强有效的固定与未咬除骨皮质标本的强度和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中也看到,如果去皮质的范围过大,将会降低拔出力(p<0.05)。 结论:进钉点咬除部分骨皮质行椎弓根内固定,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对脊柱的强度和刚度无明显影响,手术方法安全,简单,实用。但应注意咬除皮质的范围不应超过螺钉的直径否则会降低拔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