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声速匹配技术测量肝纤维化患者不同部位肝组织的区域速度指数(zone speed index,ZSI),选择测量区域速度指数的最佳部位,并初步探讨肝纤维化分期的区域速度指数临界值,为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选择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09月至2016年02月健康体检者中93例肝功能正常、肝脏超声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同期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21例肝纤维化患者为肝纤维化组,再依据病理分期进一步将肝纤维化组分成S0组、S1组、S2组、S3组、S4组。测量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不同分期)受检者不同部位肝组织的区域速度指数。操作者首先在肝左叶腹主动脉切面近体表被膜下测量肝组织区域速度指数;然后在右侧腋前线第7或者第8肋间斜切面,感兴趣框上缘距近体表肝被膜0cm、1cm、2cm、>3cm处分别测量肝组织区域速度指数,每一处重复测量5次,选择所测量的肝组织区域速度指数的均数。比较同一组别间不同部位肝组织的区域速度指数是否有差异;分析不同组间肝组织区域速度指数的变化情况,构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不同组别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寻找肝纤维化分期的区域速度指数临界值。结果1肝右叶为肝组织区域速度指数测量的最佳部位。2肝纤维化组ZSI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S2组ZSI均数高于S1组,S4组ZSI均数高于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对照组与S0组、S1组间ZSI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2组与S3组间ZSI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正常对照组-S1组与S2-S3组、S2-S3组与S4组间临界ZSI值分别为25m/s、25m/s、45 m/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0.879,0.906,约登指数分别为0.533、0.630、0.697,灵敏度分别为69.4%,84.3%,81.5%,特异度分别为83.9%,78.7%,88.2%。5同一组别不同部位的ZS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区域速度指数逐渐升高。2声速匹配技术能够为肝脏纤维化早期的诊断及其分期提供量化的依据: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之间的临界值为25m/s;正常对照组-S1组和S2-S3组之间的临界值为25m/s;S2-S3组和S4组之间的临界值为45m/s。3肝右叶为肝组织区域速度指数测量的最佳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