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A核119Sb中奇异运动模式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靠近Z=50幻数的原子核是原子核结构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在这个核区的原子核中,除了观测到球形核所应该有的单粒子能级之外,也发现了近球形中容易形成的磁转动带,以及形变原子核可以形成的电转动带,甚至超形变带等。我们课题组对这一核区的原子核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本文是这个系列研究中的一部分,重点关注的是Z=51核119Sb的能级结构。  本文的实验结果来自于三个分立的实验,这三个实验都完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使用相同的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16Cd(7Li,4n)来生成核119Sb,选取的束流能量分别为34,42和50 MeV,分别进行了80,70和100小时的实验,共收集约4.3×108个γ-γ符合事件。这样的三个实验使我们能够非常全面的获得119Sb的低,中和高自旋态的实验信息。  通过对γ-γ符合关系和角分布等实验数据的仔细分析,我们确认了119Sb中已知的绝大多数实验结果,并发现了约40条新跃迁和20个新能级,其中包括一个新的转动带。119Sb能级结构表现出了清晰的单粒子激发与转动带结构的共存,其中单粒子结构基本上都是由Z=50满壳之外的价核子分别占据πd5/2、πg7/2和πh11/2轨道与118Sn核芯的能级耦合而形成的。对于转动带部分,我们除了对实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之外,也进行了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倾斜轴推转模型和三轴的多粒子转子模型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新发现的转动带与原来已知的基于πg9/2(g7/2)2(×)v(d3/2)2 d5/2h11/2组态带是一对由于手征对称性破缺而形成的手征双重带;基于πg-1g/2(g7/2)2(×) v(d3/2)2(h11/2)2和πg-19/2(g7/2)2(×)v(d3/2)2h11/2h11/2组态的正宇称耦合带分别为电转动带和磁转动带;基于πd5/2(g9/2)-2(d5/2g7/2)2v(d3/2)2(h11/2)2和πh11/2(g9/2)-2(d5/2g7/2)2v(d3/2)2(h11/2)2组态的退耦转动带是反磁转动带。值得一提的是,实验上观测到119Sb中已存在的负宇称耦合带和基于πg-19/2形成的正宇称耦合带之间存在三条E1连接跃迁,这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八极关联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119Sb的能级结构中存在着单粒子激发,电转动,磁转动、反磁转动、手征双重带和八极关联现象,这是首次在同一个原子核中发现如此多种类的运动模式的共存,进一步表明了原子核运动模式的多样性。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多媒体普遍运用到教学中,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更直观、生动.然而,在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使多媒体在政治课教学中
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教学中我投其所好,让歌声飞进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更灵动.
光纤法布里-珀罗(F-P)传感器的技术核心是基于F-P干涉原理的干涉腔来精确检测各种物理量。本文通过简单的化学方法制备出一种纳米银膜,经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和台阶仪测试,该薄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化学中的“绿色环保反应”在实验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铜与浓硝酸生成的是红棕色有毒的NO2气体,与稀硝酸理论上生成的是无色的NO,实际观察到的
介电材料和压电材料是两类重要的电子功能材料。高性能介电材料在设备小型化和高能量密度存储上的巨大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它们具有高介电常数(εr>104)、低介电损耗(tanδ
一、案例介绍杨某某,男,18岁,高中二年级学生.既聪明又活泼,爱好运动.平日里爱问为什么,自尊心强.因父母之间关系比较僵、平时父母对其教育不一致、且关心不够,使得他对父母
光折变晶体因具有优良的电光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光电子技术领域。改善和提高晶体材料的光折变性能有利于提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多年来,人们在改善和提高晶体材料光折变性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对晶体掺杂、施加外电场、改变背景光强度、改变温度及对晶体进行相对平移操作等。但是,有关频率不同但沿相同的传播轨迹导入晶体的多束光对晶体光折变性能影响的研究基本没有。基于此,本文主要在无偏压条件下,研究当频率不同但传播轨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煤炭工业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高级经济师赵汝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赵汝经同志生前曾任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第一届
自上世纪初发现宇宙线以来,宇宙线之起源、加速和传播等问题一直是宇宙线研究的基本问题。高能伽马射线携带天体源的信息,是探索宇宙线起源的重要探针。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卫星
1 1934年,曾经参加过北伐战争的一名老兵带着四个儿子毅然参加了工农红军并坚持在一线战斗。组织上安排他必须带一个儿子到后方工作,小儿子当场拒绝,立即投入了战斗。2身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