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运动模式下基于异构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能耗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lin5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室内定位系统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室内定位技术,但其存在一个非常显著的缺点:能耗高。为了解决高能耗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群组运动模式下基于异构网络的新型室内定位系统,其在传统的基于WLAN技术基础上引入了低功耗无线个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这种新型室内定位系统通过聚类机制表征便携式智能设备的群组特性,并将便携式智能设备划分为:簇头节点与非簇头节点。扮演簇头节点的便携式智能设备通过指纹匹配算法获得物理位置信息,扮演非簇头节点的便携式智能设备通过多边测距解算算法及最佳指纹位置匹配获得物理位置信息。基于本文所述的新型室内定位系统,本文重点研究了便携式智能设备能量消耗与定位精度的均衡策略,主要包括:1)便携式智能设备局部动态重聚类与多簇头动态切换机制;2)便携式智能设备最佳定位采样机制。基于局部动态重聚类与多簇头动态切换机制主要研究了定位场景中便携式智能设备如何实现最佳的重聚类与多簇头节点动态轮换以保证能耗与精度均衡的问题。扮演簇头节点的便携式智能设备消耗的能量高于扮演非簇头节点的便携式智能设备所消耗的能量,为了保持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公平性以及能量的均衡性,扮演簇头节点的便携式智能设备需要保持动态切换。本文结合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剩余能量及位置分布关系,提出了一个“激励值”(Incentive Value)指标,便携式智能设备根据自身的“激励值”确定其轮换为簇头节点的次序。除此之外,便携式智能设备的移动性使得初始聚类无法实时精确地反映群组信息,在定位过程中,需对便携式智能设备于最佳时隙处进行重聚类操作。仿真表明,本文所述基于局部动态重聚类与多簇头切换机制的能耗与定位精度均衡策略具有显著的效果。基于最佳定位采样机制主要研究了扮演非簇头节点的便携式智能设备何时与扮演簇头节点的便携式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以保证能耗与精度均衡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与假设,确定了模型中能耗与定位误差的计量表达形式;其次,基于受限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对本文所述的问题进行建模;最后,求解此线性问题,获得每个指纹所表示的位置信息处的最佳定位采样的时间间隔。仿真表明,本文所述的基于最佳通信机制的能量消耗与定位精度均衡策略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他文献
语音交互方式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人机对话媒介,在生活以及商业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本文主要的研究策略是将系统限制于特定的数个语境之中,引入语音交互过程,从而在受限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数控技术中,刀具作为一种基本的加工设备,在切削加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新型高强度钢等高性能材料广泛应用
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频谱资源匮乏问题日趋严峻,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快速增长的移动无线业务需求,国内外学者一方面着力开展提升频谱效率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同时
从古至今,我国对受贿一直保持着足够的重视,涉及受贿的法律条文以及解释、意见更是不胜枚举。虽有众多法律条文的约束,但在现实中,受贿的情形还是经常发生。而且随着社会的逐
目的:研究在有先兆偏头痛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和健康人群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内皮素含量,探讨存在与不存在右向左分流的偏头痛患者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临床分析探索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85例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四科门诊确诊为“有先兆偏头痛”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57例,年龄18-55岁(34.64±9.21岁),入组均符合有先兆偏头痛诊断符合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网络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消费者,更是信息的生产者。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以文本形式存在且杂乱无章的信息,面对海量数据,用户很难从中发掘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对地高分辨率成像的雷达系统,在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传统SAR成像处理是基于理想点目标模型的,不具备对成像场景的自适应能力,智能
随着产品质量意识的提高,与颜色质量相关的各行各业对高精确的颜色质量成为了一种必要性。尤其是纺织印染领域,印染成品的颜色质量成为企业在市场的一种强势竞争力,故纺织印
近年来,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多的产品被定性为季节性产品。对销售季节性产品的零售商来说,采用最优定价策略是利润增收的重要手段。但技术的日新
低维半导体材料结构特殊、性质优异,有望制备出多功能、多用途的新器件,实现多功能、智能化、小型化和柔性可穿戴以及绿色环保,来满足科技发展新需求,因此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