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材料信号放大的新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更高需求,简单、快速、高选择性以及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前沿与重点之一。本论文借助几种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能力,结合多种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新技术,成功实现了食品中重金属离子及生物毒素的痕量分析,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新的方向。本论文总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核酸适配体以及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各种新型纳米材料在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中的应用,尤其是纳米材料在痕量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检测中信号放大技术的介绍与总结。最后对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做了简要的阐述。第二章:首次采用金标银染的方法,结合冈田酸核酸适配体的高效选择性识别,构建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冈田酸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冈田酸适配体的高效选择性,其能够有效的诱导电极表面的双链DNA解链,从而捕获纳米金修饰的信号探针,最后通过纳米金催化银离子沉积的特性放大检测信号。所构建的体系针对于目标冈田酸具有特异性响应,检测范围在10.0 pg/mL~500.0 ng/mL之间,检测限达8.8 pg/mL,本方法简便,灵敏,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第三章:通过结合氧化石墨烯对于单双链DNA结合能力的不同以及其能够特异性催化银离子沉积的两大特性,构建了一种高灵敏、低背景的免标记型铅离子适配体传感器。通过借助氧化石墨烯的高催化性能以及原位沉积免标记方法的设计,显著放大检测信号,所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克服了一般银染方法高背景的缺点。本传感体系对于目标铅离子的检测限达0.084 nM,线性范围在0.1 nM~10.0μM之间,并应用于实际水质的检测,结果与ICP-MS检测基本一致。第四章:利用以特定序列的DNA骨架为模板快速合成CuNPs粒子,并首次利用其能够特异性催化过氧化氢电化学还原的特性,构建了一种快捷、灵敏的Turn-off型OTA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通过CuNPs纳米粒子的强催化性能实现检测信号的放大。同时采用紫外、荧光光谱等表征方法对于DNA为模板合成的CuNPs进行表征。本传感体系对于目标OTA的检测限达0.87 pg/mL,线性范围在1.0~250.0pg/mL之间,并成功应用于红酒样品的分析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新型GTO门极关断电路,它可以实现GTO的快速关断.利用PSPICE进行仿真分析并讨论了电路参数对电路特性的影响.
大曲是中国白酒生产必需的糖化发酵剂,目前国内外对大曲微生物和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对大曲微生物和挥发性化合物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本研究以浓香型大曲主发酵过程为主线,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曲微生物(真菌、细菌)的多样性和菌群结构进行解析,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测定,检测大曲发酵中的发酵参数(温度、水分、酸度);探究大曲主发酵期的阶段性及其特
通过对国内高职高专教育现状的调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