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基金会是高等院校筹集捐赠资金的重要渠道。伴随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快速发展,目前已成立了241家,成为促进高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高校教育基金会数量和规模的增长,通过投资运作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是一条必由之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已开展投资运作,但总体水平不高,投资效益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资运行机制,帮助教育基金会提高投资能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本文着眼于我国高校的实际需求,将教育基金会的投资运行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研究,包括投资治理、投资规模,投资组合、投资效益等。本文运用教育成本分担、投资组合等相关理论,采取定量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分析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运行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和建议,旨在构建合理的投资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实现规范、科学、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状况及其投资功能。接下来对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投资运行现状进行重点分析,包括投资的治理机制,投资的规模与能力,投资组合与投资效益等方面。然后,在现状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投资运行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包括投资权责不清晰,治理机制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投资结构不合理,市场环境不成熟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和建议,包括提高投资责任意识,完善治理机制,发展专业人才,优化投资组合,完善监督机制等,努力构建公益导向、专业化发展的投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