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及自定位算法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hu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由许多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节点以移动自组网、多跳网络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能够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无线传感网络可以被广泛地用于国防军事、国家安全、环境监测、交通管理、医疗卫生、制造业、反恐抗灾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体系结构的问题,针对现有的节点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FPGA作为协处理器的节点设计方案,并对节点的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非常适合于计算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许多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而定位就是其中之一。定位是大多数应用的基础,位置信息对传感器网络的监测活动至关重要。在众多的节点定位算法中,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具有精度高,本文先对互相关定位算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深入的研究,并对原始的互相关算法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可以极大的降低计算时间。根据设计节点带有FPGA协处理器的特点,本文给出了互相关FPGA实现的详细方案,并利用极性互相关有效的降低了利用FPGA实现互相关算法的复杂度。
其他文献
地面目标识别系统作为网络化识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通过前端传感系统检测环境中的各类物理信号如,声、震动、磁、图像等,并对获得信号进行实时处理,以确定环
叶片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面积大小直接影响作物的受光。叶面积指数是单位水平表面上的整片叶子表面积的一半,是地面作物的种群结构的一种标志参数,也是表征作物
学位
航天器对地凝视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观测方式,相比与以往照片式的观测模式,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对目标进行每秒多帧图片的拍摄,也即通常所说的视频录像,视频与图片相比最大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