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马尾松幼苗施肥效应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sg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植物生长缓慢,一旦植物遭到破坏很难凭借自身力量快速恢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上的先锋物种,幼苗成活率较低,同时由于土壤贫瘠,生长缓慢,形成“小老头松”。因此如何提高土壤肥力及快速促育马尾松是红壤侵蚀退化地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氮(N)、磷(P)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两大营养元素;近年来菌肥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林木施肥还是以施用氮磷为主,菌肥的施用非常有限,探寻菌肥是否提高马尾松生长及土壤养分,是否值得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的长汀县河田镇土壤作为研究供土;以一年生马尾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不同梯度的N、P肥、不同梯度的菌肥,并设置一组对照;对马尾松幼苗的光合能力、生长状况、生物量、根系形态、土壤养分状况等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不同养分环境下,马尾松幼苗的生长过程及土壤养分的响应状况。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施用氮磷或菌肥均能提高马尾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混施N/P的净光合速率总体上高于单施N或者单施P处理,N3P1的净光合速率值最大;菌肥以J2、J3的处理对提高马尾松幼苗的光合作用较好。以马尾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来看,施用菌肥好于施用N/P肥,菌肥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值为N/P配施处理的1.2倍。(2)施用氮磷肥或菌肥均能提高马尾松幼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混施N/P的马尾松幼苗生长量优于单施处理,以N3P1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量较好;菌肥中以J2对马尾松幼苗生长量较好。总生物量以N/P处理高于菌肥处理,施用N/P更能提高马尾松幼苗地上生物量,施用菌肥更能促进马尾松幼苗地下生物量的生长。(3)氮磷处理、菌肥处理对马尾松幼苗根系形态变化都具有显著影响;菌肥对马尾松幼苗根系的促进作用好于施用N/P,混施N/P的效果优于单施处理。(4)施用氮磷肥提高土壤各养分含量。施用菌肥提高土壤中N与速效磷的含量,对土壤中TP与碳含量无影响。土壤中N含量随施用N肥梯度的增加而提高,土壤中TP含量随着P肥施用梯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菌肥各处理的土壤N、碳、TP之间不存在差异性(P>0.05)。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施用氮磷肥效果更加快速与有效。
其他文献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对高推重比、高可靠性的需求,从宏观几何特征、微观形貌几何特征和表层物理特征三个层面对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物理机制的高度复杂
本文首先在时变环境参数与任一运行电压、电流之间建立了一种非线性函数关系,从而将太阳能电池运行中的时变环境参数实时计算出来。其次,确定了时变环境参数与理论最大功率点
五四时期,北京大学以《歌谣》周刊为阵地,掀起了征集民间歌谣、研究歌谣的热潮。《歌谣》周刊是歌谣运动的产物,收集有丰富的民间歌谣和歌谣研究资料。歌谣运动是“五四”知
以对氯苯甲醛为原料,经缩合、加氢、环氧化、开环合成高纯度杀菌剂戊唑醇。此工艺选择了一种新颖的催化剂避免了副产物-4,4-二甲基-3-(4H-1,2,4-三唑-4-基甲基)-1-(4-氯苯基)-3-戊醇
材料是作为雕塑家表达艺术思想的媒介,无论是自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其本身并没有艺术价值,但经过艺术家的利用使之承载艺术家的观念、思想并物化成作品时,材料才具有了艺术价
利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和Duncan法检验,确立了南天竹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提取率。结果表明,用1∶40(g/mL)的60%乙醇水溶液,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h,提取效率较
本文在对家庭资产选择的相关理论以及家庭财富分布的理论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明晰了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家庭财富分布影响的内在逻辑,并结合CHFS调查数据,系统研究了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特征和中国家庭财富分布的特征。通过构建实证模型,分别从全样本和分组别的角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家庭财富的积累的整体分布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理论层面,从家庭资产选择理论和家庭财富分布理论入手,系统梳理和研究了家庭金融资
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桃金娘科(Myrtales)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一种可以生产茶树油(Tea Tree Oil,TTO)的药用和芳香植物(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
<正>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美妙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亦即"世外桃源",含蓄地寄寓了作者心中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社会给人以极美极深的印象,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无
第一部分circ-CCDC85A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研究环状RNA CCDC85A在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值、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