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军人形象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当代小说。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涉及美国军人形象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已然蔚为大观,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对于“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美国军人形象”这个课题,文学研究界长期以来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对美国军人形象的研究甚少见于相关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将美国军人形象的发展变化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50年代初到文革结束,第二阶段从80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本文以中示出的变化及其原因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涉外文学”和“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对相关作品进行剖析论证,对中国当代小说中出现的美国军人形象进行梳理和总结,力求了解中国当代小说中美国军人形象的演变过程以及产生这种演变的原因,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研究80年代以前的美国军人形象。由于“十七年”文学和十年“文革”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政治化等原因,这一时期的美国军人形象呈现出千人一面的抽象化、模式化特点。作家们普遍对美国军人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美国军人形象的存在是为了衬托出我军正面人物的光辉形象,同时也对人民起到宣传和教育作用。第二章研究80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的美国军人形象。“四人帮”的覆灭、“文革”的结束给中国的文学创作注入了一股自由的空气,社会各界尤其是文艺界全面解冻。这一时期文学的主体性落实到“人”的主体性问题上,因此,这一时期的美国军人实人物。第三章研究21世纪以来的美国军人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美国军人形象出现了新的变化:背景突破了朝鲜战场的局限,扩大到全球范围;人性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网络小说成为涉及美国军人形象作品的主力军等。这些新变化促使这一时期的美国军人形象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反映了时代的开放和思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