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自变量,在技术驱动下劳动的范式阶段性地转变。当我们厘清了“工业4.0”技术的时代特点之后,得知劳动范式在这一节点必然会发生的彻底的、颠覆性的改变。一方面是通过这样的方法介绍技术,来认清技术的本质,另一个方面是为了通过劳动范式作为中介来研究作为主体的劳动者,也就是人的自由劳动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中关心技术驱动下劳动范式的转变这一科技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论著,深入马克思、恩格斯、哈贝马斯的文本进行解析,认识“应然”的劳动范式概念应该以人的主体间性作为出发点。在技术的影响下,劳动范式的概念是在经典作家不断深刻的哲学辨析中逐渐有了丰富的内涵。技术革命是嬗变发生的节点,主导劳动范式改变的是一次次技术革命。技术革命从本质上重构了劳动,并且使劳动不断突破人的体力、智力的限制。当今时代下,继续发生的新能源革命为劳动范式的持续转变创造可能性,突破性的信息技术革命主要影响劳动范式转变的方向,在介绍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试图厘清新技术的实际作用于劳动概念的方式。西方社会学家描述劳动范式发生的嬗变,主要从几个方面总结和预见未来劳动方式的主体向度和表现形式。哈特、奈格里以“非物质劳动”来描述后工业时代的劳动及其特点,接着通过本文落脚点“工业4.0”的技术革命逻辑来引发思考,最后得出了未来的劳动将在劳动基础、时间、空间、标准、价值取向发生全面的改变。这种总结是根据技术逻辑推演而出的,是预见性的结论。未来的劳动范式的嬗变对个人生产生活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继续关注技术对劳动的建构作用也指导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形成建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劳动方式,更可以使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先机。本文虽然没有能够直接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但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理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