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知识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分析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与体验,运用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反对一味被动接受与记忆知识,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理解与探究问题,建构新的知识意义,强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顺应了时代的要求。PBL模式在美国中学教学的实施和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适应社会的变革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近年来我国部分中学也陆续开展各种综合性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一项必要和紧迫的工作。本文对美国中学实施PBL模式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其经验,希望能为我国中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提出了本研究的缘由,分类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并阐述了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对“美国中学”、“问题”、“基于问题的学习”这三个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PBL模式基本概况的介绍。首先介绍了PBL的产生和发展,接着提出了PBL的概念和特征,明确了其内涵;最后分析了PBL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对PBL有一个基本的阐述,为下文作基础。第三部分:PBL模式在美国中学实施的现状研究。这是本文的主要部分。首先,介绍了PBL在美国中学实施的目标。其次,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维度分别说明了实施的要求。此外,针对PBL在美国中学课堂实施的程序作了具体的介绍。最后总结了美国中学实施PBL的四大特点,分析了实施的成效和局限。第四部分:总结得出PBL模式在美国中学的实施对我国的启示。通过以上各部分对美国中学实施PBL的阐述,提出了四点启示,为我国中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