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公司治理效率的最优化是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管理层收购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始,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经历了热潮、叫停和不断规范的发展过程。促进管理层收购更好地发展,充分发挥其在降低代理成本和改善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管理层收购的产生、发展及实现方式等基本内容,结合公司治理的有关理论,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对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机制;在借鉴广受认可的OECD治理原则和世界银行相关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管理层收购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股权结构评价、董事会有效性评价、财务绩效评价和管理层评价在内的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治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1997至2014年间实施过MBO的78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赫芬达尔指数等12项指标为评价指标,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因子分析法,分别对MBO后各单项治理指标和整体治理效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模式缺陷、融资约束、竞争环境和资本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实证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在实证分析结果和中美管理层收购对治理效率影响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规范管理层收购操作程序和改善管理层收购环境、机制两方面,针对管理层收购的不同阶段提出了能够促进治理效率提升的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策略,包括针对被收购企业、收购方管理层、MBO外部环境、MBO后的企业整合、融资行为规范与创新、内外部监督等方面的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