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DF-1,VEGF的含量,研究它们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并研究血清中SDF-1,VEGF间的相关性及分析影响二者血清中水平的因素。为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选取2007年7月至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及眼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59例为糖尿病组。双眼经同一个眼科医生进行裂隙灯眼前节检查,散瞳后检查眼底,拍摄眼底彩色照相,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根据研究对象眼底情况,分为NDR(20例)、BDR(20例)、PDR(19例)三组。另选取同时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健康者17例为对照组(CON组)。所有研究对象近半个月内都未患感染性疾病。四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均相匹配。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SDF-1,VEGF水平。记录研究对象的病程,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素氮(BUN)及肌酐(Cr)等代谢指标。采用CurveExpert1.3拟合标准曲线,并根据光密度值计算出血清SDF-1,VEGF的浓度。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血清SDF-1浓度:CON组:0.84±0.37ng/ml,NDR组:1.08±0.19ng/ml,BDR组1.67±0.42ng/ml,PDR组2.31±0.69ng/ml。经统计学分析,BDR组、PDR组血清SDF-1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R组、PDR组血清SDF-1浓度比NDR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组血清中SDF-1浓度高于B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R组与CON组血清SDF-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血清VEGF浓度:CON组:82.53±45.80pg/ml,NDR组:380.00±183.37pg/ml,BDR组:548.16±218.06pg/ml,PDR组:589.16±272.04pg/ml。NDR组、BDR组、PDR组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组,BDR组,PDR组两两之间血清VEGF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直线相关性分析各组血清SDF-1浓度与VEGF浓度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0.626,p<0.01。
4.多元回归分析血清SDF-1浓度与病程、收缩压存在正相关(P<0.01);血清VEGF浓度的相关性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存在正相关(P≤0.01)。
结论:
1.血清SDF-1、VEGF均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血清SDF-1、VEGF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3.血清SDF-1水平与病程、收缩压成正相关。血清VEGF水平与病程、总胆固醇(TC)成正相关。上述因素与DR的发生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