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中,万物的演化被指定为阳和阴,投射到人类身上便是男人与女人,人类需要男性与女性共存才可以生存。而文学从一开始就是人们用来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一面奇妙的镜子,儿童文学更是一面愈加神奇的镜子,我们可以透过这面镜子,从中发现世界、人们自己有着更为美好的心灵愿望。中国传统对于男、女两性的认识经过历史、社会的积淀、传承与定型,已经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成为社会人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与认识世界的思考方式。秦文君和郑渊洁是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塑造的兄妹形象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去考察儿童文学当中的性别认识和性别建构是本文的重点。本文的主体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儿童文学是社会性别文化的一个载体;第二部分对秦文君和郑渊洁塑造的两对兄妹形象进行了详细的人物分析,分别对不同性别作家笔下的男孩子形象和女孩子形象以及两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对这种形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们是对社会期待的体现、审美需要的承载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第四部分从心理暗示作用、特征定位作用、社会建构作用三方面阐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影响,从而使大众了解儿童文学作品塑造的两性形象及两性和谐关系对性别建构的作用,期望使男女两性达到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