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上移栽机送土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uyanyan09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是可耕地稀缺的国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复种指数是增加粮食总产的主要措施。农艺专家通过多年的研究表明,钵苗移栽由于不伤根而没有缓苗期,可以提高粮食产量10%以上;旱田钵苗移栽可以在干旱和水涝年份确保秧苗的成活率,是旱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膜上钵苗移栽具有以下优点:充分利用钵苗高产的优势;可以不施除草剂,是有机农业中的重要措施;提高地温,增强土壤的保水功能。蔬菜、烟草、棉花、玉米、花卉等农作物的膜上钵苗移栽都表现出了增产、增质的效果,但是全自动机械化膜上移栽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其中:破膜钵苗移栽;穴注水;膜上送土、覆土、镇压都是膜上钵苗移栽的关键问题。论文作者主要的研究工作是膜上送土装备的创新研究、设计和开发。国际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多,膜上移栽主要采取沟灌和扎穴播种,未见膜上全自动钵苗移栽装备;国内研究的膜上移栽机在塑料膜上形成移栽用的连续、长条状土带,浪费了大量土壤,遮挡塑料膜的面积大。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膜上移栽机送土装置,能够有效的节省土壤、密封住栽植时在塑料膜上扎出的穴口,提高土壤的保温效果,抑制杂草的生长,增加塑料薄膜的受光照面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送土装置的发明创新。提出了间歇式送土装置,核心部分为送土绞龙,绞龙的内壁上焊接有螺旋叶片,在绞龙的出土端设置有扇形锪口的缺口圆盘,经过绞龙轴向传输的土壤在缺口圆盘的作用下间歇式掉落在塑料膜上,在后续栽植钵苗的位置附近有序的形成、断断续续状的土堆。(已公开发明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3766054A)(2)送土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膜上送土的工作原理,为了增强送土装置的通用性,适应在单行和双行栽培方式下的不同送土形式,提出了一种膜上钵苗移栽前苗间或行间送土装置。(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正在实质审查阶段)(3)整个送土装置试验台的总体设计。设计铲土机构、仿形机构以及输送机构,绞龙内螺旋叶片的展开尺寸的计算;进土量能够调整,在出土端设置有带扇形锪口的圆盘,扇形锪口的角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开口角度而调整出土量。(4)借助三维软件,装配虚拟样机,及时发现设计错误及不合理之处,绘制出二维零件图,加工制造出试验台的物理样机并且装配调试。(5)试验研究。以铲土圆片与机器前进方向夹角、铲土圆片与送土端的距离、铲土圆片的扎土深度为主要试验影响因子,以出土量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与多因素正交试验,选出能够实现膜上移栽前送土功能的参数。主要结论:实现了间歇式送土,得到了影响出土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以及最佳组合参数。
其他文献
从理论上预言并在实验上证实,用改变三束入射光之间相对延迟的方法,可以连续地缩短后向波的脉冲宽度。并对影响这一过程的诸因素作了分析、讨论。
在数字全息成像自动对焦算法实现中引入适用的导数计算方法,形成了4种基于导数的对焦判据函数。通过分析在相移数字全息中记录全息图时引入的噪声在提取物光波复振幅过程中的
<正> 19世纪20年代初,希腊人民奋起反抗统治希腊达400年之久的土耳其人。这场独立战争,经过激烈的战斗,土军退入耸立于阿蒂卡平原上的巨大岩石上的卫城。他们藏进巴特农神庙
在结构光三维轮廓测量系统中,对参数的标定是测量的首要关键技术,但投影仪参数的标定目前还存在着标定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便、高精度的投影仪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投
<正>小个子、肌肉结实、圆脸,一双炯炯有神、狡黠的眼睛,满脸的胡子,嘴里经常叼着一支香烟,头戴一顶圆顶礼帽,手拿一根手杖,这就是阿尔班·米歇尔(1873—1943)。米歇尔先生(
采用蒙特卡罗法研究了人工细水雾对制导用激光的双程衰减过程。通过计算多分散细水雾的米氏累积概率分布函数(CPDF),利用Matlab软件对相函数进行自定义函数拟合,建立了一种新
这里没有国籍、种族、年龄、性别、职业、宗教之分,没有政治立场的分歧;这里以安全、卫生、友善、舒适、经济、环保为标准,是背包族的乐土,漫游者的天堂。这就是遍布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