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纤维起始及伸长过程中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锦葵科棉属植物,原产于亚热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纤维是主要的产品。棉花纤维是由棉花胚珠表皮细胞分化而来,棉纤维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相互有重叠的阶段:纤维起始;纤维伸长阶段(初生细胞壁合成与沉积);次生细胞壁合成;成熟期。棉花纤维的产量与品质由胚珠细胞的分化数量和棉花纤维的伸长长度决定,也就是说棉花纤维的产量与品质决定于纤维的分化起始期和快速伸长期。蛋白质是生物体生理生化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直接的反映纤维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活动调节,所以对纤维发育的起始期与伸长期的蛋白
其他文献
豆科植物木岩黄芪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优势种,也是流动沙丘的先锋种,研究其对沙丘恶劣生境的光合适应性有助于揭示固沙植物的适应性机制,为其在沙地恢复中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木岩黄芪的光合特征、资源利用效率、PSII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合酶活性。结果表明,木岩黄芪的光合速率、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忍受中午强光和高温的能力强,还表现出了显著的高的光饱和点和低的光补偿点,气孔和非气孔调节能力强,属于低耗水
板块一 背景与过程rn本刊记者:今年2月15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请您介绍一下修订的主要背景与过程.rn修订项目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
期刊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借助GIS与投入产出模型两种主要技术工具,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集成GIS二次开发技术开发辅助分析系统,对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并在该系统的支持下,以
本文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的角度出发,选择山西省粮食主产区临汾市作为研究试点,探索研究了两种种植制度(一年两作、一年一作)条件下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的效果,拟提出有
试验于2005~2007年在安徽省池州市试验农场进行,以高产水稻品种直早038和武运粳7为试验材料,设置早晚稻免翻耕对比处理、免耕条件下早稻不同播量晚稻不同抛栽密度和在免耕条件下前后期施氮比例处理,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状、生物特性、群体质量指标、效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免翻耕不同耕作方式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特性的研究表明:(1)采用免耕栽培方式后,各土层的理化性状得到
本研究以枇杷实生苗的叶片与根系为试材,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研究低温胁迫对枇杷地下部与地上部超微结构及生理代谢的影响。1低温胁迫对枇杷幼苗超微结构的影响枇杷幼苗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