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社会学视域下麻阳县长寿现象研究——以长潭乡下角村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qiang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死亡率大幅下降,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以至全球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从而使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际通行的老龄化标准为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人口总数的7%,即为“老年型国家”。而我国是老龄化进程比较快的一个国家,并且我国是“未富先老”,而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体系等方面的压力,人们的生活水平会直接受到老龄化的影响。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美好追求,同时人口长寿现象也是反映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长寿之乡是长寿的代表地区,对其区域性长寿的原因进行研究。找到合理化的因素,为人口老龄化做出微薄的贡献。本文选择的是中国首批长寿之乡的湖南省麻阳县,2007年12月12日麻阳县被中国老年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我国首批被正式命名的三个长寿县之一。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首先,从麻阳县长潭乡下角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入手,对下角村的外部环境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其次,对下角村现生活在村里的中老年人生活方式进行具体而详实的调查与分析,分别从:1、村民的基本情况;2、村民的身体情况;3、村民的心理健康状况;4、村民的社会关系状况,这4方面进行系统的统计和梳理。再次,运用身体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理论支撑采用英国社会学家特纳的理论体系,特纳根据社会学概念将身体考虑为分割式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根据特纳的社会学观点本文对下角村村民的分析从自身身体的形态、自我感知和主观意识三方面入手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分别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这两个维度对下角村村民的身体观进行把握,形成动态的比较,力图找到身体与社会的关联性,从本质上分析与总结出麻阳县长寿现象的一些法则。最后,得出长寿之乡的一般性长寿法则,外在的先天遗传、性别和后天的经济、社会保障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内在的身体对于自身和社会的主观感知和意识方面的需求及欲望的表达;一方面为增进老年人的寿命和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另一方面为我国人口老龄化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及后续对于长寿现象的身体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以便同周围环境达到和谐、平衡的一种能力。回顾国内外对大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质的教育离不开强有力的教师培训。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作为承担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层培训机构,自其建立以来一直为中小学教师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等学校举债办学是在我国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背景下解决办学资金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它使高校迅速达到规模效益,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
电子护具的使用促进了跆拳道竞赛的发展,更影响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由于投入时间较短、科技水平受限、配置单位数量少等问题,人们对电子护具的感应情况产生了一些质疑和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