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即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5至10分钟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一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或者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完整设计与制作的一种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辅助课程资源。其以视频为表现形式,融合图片、音乐、文本等多种元素,支持随时随地学习,改变了以往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和风格。这一新生事物以其时间简短、内容精炼、半结构化等特点迅速在教育领域占领一席之地。微课的理论基础,应用原则以及如何在高中历史学科进行应用是本课题探讨的主要内容。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传统课堂已经不适应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微课的出现和应用,可以将教学的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既可以充分发掘学生学习历史的潜能,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核心方法,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作为实现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它进一步推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教”的教学改革。本文以微课资源应用为重点,针对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着重将微课与历史学科相结合,从对微课概念界定和特点的阐述到对历史微课实施现状与作用分析,总结出历史微课的应用原则与方法,力求寻找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本研究有助于历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有助于为历史微课的应用搭建平台,同时对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微课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微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界定相关概念,探究高中历史微课的特点。第三部分:高中历史微课应用前期分析;历史学科的特殊性、运用SPSS软件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的现状调查分析。第四部分:阐述历史微课的应用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微课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第五部分:结论。就研究结果和发展前景做简要分析。
其他文献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传统的土壤有机质测量方法普遍存在测量周期长、成本高、工作繁琐等问题,因此开发一款基于光谱原理的便
世间万物都有自身兴起、发展与衰退的过程,企业亦是如此,也存在自身的生命周期,所谓的生命周期就是企业从出现一直到衰退没落的过程。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捻转针法组、温通针法组、药物组。各组大鼠经过相应处理,测试学习记忆行为。结
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公众在不断寻求着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也随着市场化朝多元方向发展。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越来越趋向于引入市场机制的政府购买。
文中研究了一种新型伸缩传力转装置在大跨度多塔斜拉桥中应用性能,这种装置不仅能有效释放主梁的纵向位移,还能承担一定的弯矩并保证行车的平顺性。文中以琼州海峡大桥斜拉桥
我国绒毛用羊生产在世界绒毛用羊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受绒毛用羊生活习性及世界地貌特征分布影响,绒毛用羊养殖区域相对集中。我国是主要的绵羊、山羊养殖国家,据FAO统计数
语言行为指具体环境中对语言的运用,是转换生成语言学中的重要术语之一,与语言能力是相对的。语言行为是不可能直接反映语言能力的。在生活中为了表现人与人之间尊敬等级的一
<正>要防范、应对金融风险,首先应该要有风险意识,要有危机意识,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并且在行为上充分做好防范与应对的准备。其次应该明白金融活动的运作及发展路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土地耕作面积达20亿亩,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形成很多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村。如何使这些自然村纳入村镇规划,防止乱占乱建,以利于实现农业
瓦,用陶土烧成的覆盖屋面的建筑材料,看似稀松平常的功用,灰暗粗陋的外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们平凡而低调的命运。也正因此,对于与其朝夕相处的人类来说,瓦从来都是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