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商管理理论逐步扩展到公共管理部门,开始关注政企合作、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盛行于欧美等西方国家,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进行富有成效的管理。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工商管理的视角解读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运用成熟的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机制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自然人等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以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解决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比传统公共管理理论更为务实、可行,而且更加具有优势。本文拟从海口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现状出发,参考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海口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低效问题的分析,在借鉴国内外支农资金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海口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低效展开研究。本文引用了最新的数据,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归纳出海口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投入总量不足、支出结构欠佳、投入波动较大、资金分散、缺乏监督和绩效考核不健全等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监管等三个层次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梳理,进而提出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九项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三大结论:第一,财政支农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盲目的投入并不能带来农业的良好发展。宏观上,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因地制宜,并且适应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微观上,要做好支出的投向,以起到投入一点,带动一片的效果。第二,财政支农资金的效果如何,重在执行。如何规范这其中的政府行为、约束支持对象的行为,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提高是最为直接的。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财政支农资金投资主体的问题,以地方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做法已经显现出了诸多的问题,应该适时上移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主体。第三,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同样是治疗财政支农资金低效的一剂良药,审计监督体系的建设是最直接的做法,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是非常好的方向,而第三方监管体系的引入,将更大力度上促进了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拓宽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研究的视角,有助于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切实的管理建议,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系,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导论、文献综述、海口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情况、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及研究结论。